锤炼拳头的地方并不是体育馆,拳击手的拳头是在心中锤炼出来的!
——默罕默德•阿里
人们喜欢把拳击台的台面叫做画布。
是的,就叫画布!
画家们可以用画笔在画布上作画,拳击手们较量胜负的地方也可以成为一种画布,我们的较量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
前进吧,目标,拳击台!那里有我人生的“画布”。
1
我最喜欢的拳击手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超轻量级前世界拳王阿图罗•加蒂,他不是一位拳击天才,在天赋方面,他比其他拳王们稍逊一筹,但还是有非常多的拳击迷喜欢加蒂,在美国甚至还有加蒂的拳迷俱乐部。
在比赛中,加蒂从不回避任何强悍的挑战者,他总是用一种激烈的正面对抗来应对所有的对手,有时候,加蒂会被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每到这时,人们总会说:“一个世界冠军怎能被打成那样呢?作为世界冠军被打成那样真是丢人!”尽管时常处于被动地位,但加蒂却很少让人失望,当人们都认为他会输的时候,他总会发起绝地反攻,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美国人给他取了个外号“Movie”(电影)。不管是什么比赛、不管处于多惨的逆境,加蒂总是拼出全力扭转场上的局面,他总能给观众带来精彩纷呈而充满个性色彩的经典比赛。可万一加蒂输了又会怎么样呢?没有关系,拳迷们依然爱着他,他们会流着眼泪呼唤加蒂的名字。加蒂从不会变通,也不会耍手段,他从来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投身到比赛中,当付出全部都不能逆转局面时,他会坦然地接受失败。每当看到加蒂那坦然接受失败的表情时,我都会思考一下真正的勇者所具有的内涵,并因此而热泪盈眶。加蒂,你真像是一场“电影”。
他叫金泽闵,自投身到拳击世界开始,他就完全被加蒂的人格魅力迷住了。他不仅通过网络下载观看了加蒂所有的比赛,还一张张地搜集所有与加蒂有关的照片。
可对金泽闵来讲,职业生涯是在苦涩中开始的。他迈入职业拳坛的第一次专业测试是在他高三时进行的,在评委们面前,他信心十足地挥舞着拳头,但最后他面对的结果却是“不具有专业选手的拳击姿势”的评价。无奈,他只好选择重考,幸运的是,在两个月后他终于通过了专业测试。
在他年满20岁那年的一月份,他参加了生平第一次职业拳赛。那是一个雨雪交加、异常寒冷的日子,他背着装有拳击手套的背囊,离开首尔来到了位于全罗北道茂朱郡的体育馆。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尽管他紧握拳头想给自己点信心,可心中的紧张却始终难以平静下来,无奈,他只好在更衣室吞了一颗牛黄清心丸。
“就凭这种心态,我还能继续职业拳手生涯吗?”他在心里问道。
拳击比赛有一种在赛前就能把人变成战士的神奇力量,比赛前一天要量体重、和对手见面;比赛当天要缠上护手绷带、戴上拳击手套、在脸上涂抹防止脸部破裂的凡士林、穿上拳击袍、走上拳击台、听主裁判召唤两名选手。经过这一系列过程后,选手的眼中除了对手的面孔之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金泽闵也毫无例外地经历了这一系列过程,当他站到拳击台上后,他觉得,仿佛有一堵墙挡在了拳击台四周,除了对手,再也没有其他景象进入他的视野。这时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了高度的精神统一。
进入他视线的是一位年纪比他大六岁、个子也比他高大很多的对手,在赛前的练习中,他看到这位对手比其他的任何对手都要可怕得多。也许认为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吧,对方的脸上还挂着一种嘲笑般的微笑。
对方那种自大的表情狠狠地刺激了他。在有的时候,斗魂就像是一个来自内心的拉拉队,在比赛场上,心中的斗魂会激励人们抛弃谨慎,勇敢地与对方进行一场挑战。即使只有这样一个拉拉队员,它也能激发出更为激烈的挑战精神。
开始比赛的铃声一响,对手像一头刚刚解脱羁绊的斗牛一样冲了过来,就在那一瞬间,金泽闵找到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战斗方式,原来最适合自己的战斗方式是勇敢地迎战对方,而不是像斗牛士一样在回避当中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