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过一次的拳击手(4)

于是,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半年之久的金泽闵又重新拿起了拳击手套,这次的目标是第三次出战“新人王赛”。

在年末的“新人王赛”开始前两个月,他又开始了苦行僧般的生活。由于在前一年做了很多次练习赛,这次就相对减少了练习赛的次数,第一个陪练对象是在业余拳击赛首尔站中得过冠军的新星。

教练是一位退役的最轻量级拳手,他看着贴在墙上的对阵表对金泽闵说:“泽闵,你没有任何可担心的。”说完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对教练这一拍,金泽闵有点弄不懂,教练到底是在安慰他呢还是表示信任?

第一场练习赛的第一回合在第57秒时以泽闵的K.0胜结束战斗,紧接着第二回合,又是泽闵的K.0胜,这次泽闵用了2分钟。连续取得两个回合的K.O胜之后,泽闵的拳头中仿佛聚集了无穷的力量,久久不散,那种感觉就像是每一个指节上都暗藏着一股奇妙的力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那黑黑的小屋里过的是多么暗淡的生活啊!”在拳击台上的泽闵,感觉心中有股淡淡的感慨涌了上来。也许那种感慨在当时很自然,但那种心情却绝不适合被带到比赛之中。

第二场练习赛他是通过计分来获胜的,对手是拥有30场比赛经验,并获得过业余拳击赛冠军的选手。这次的计分胜利让泽闵省悟到,刚才的连续两回合K.O胜让他有些低估对手了。

他知道,被他打败的对手们从来没有怠慢过训练,而且今晚也会和去年的他一样难以入眠。从今天起,他们也许会面对一段伴随着挫败感的残酷岁月。像角斗士一样,拳击手们过的也是一种悲惨生活。

比赛结束之后,泽闵找到了第二场练习赛的对手,他正浑身是汗地脱去拳击手套、解开缠在手中的护手绷带。站在他的面前,金泽闵由衷地说了一声:“对不起!”

听到泽闵的道歉,对方愣了半晌之后望着他说:“不用,你打得很好,做了不少训练吧?”

“只是运气好而已,下次我们再认真来一次吧。”

“好啊。”

在拳击台下,他们友好地互相握手道别。

到了2006年1月,离决赛只剩下3个星期了。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大他一岁的哥哥以同为拳击手的立场一直理解和支持着他,更让人感到安慰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亲也成了他的忠实支持者。尽管父亲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透露过内心的想法,可他依然通过父亲的朋友们得知,父亲是多么的希望听到儿子获胜的消息。

相对于家人的支持,赛前有关比赛结果的预测却非常不利于金泽闵,连韩国拳击委员会的人都认为他有可能输掉比赛。仔细一想,这些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的对手不仅年龄与他一样,连战绩也是相同的,3胜2K.O,最让人气馁的是,这位对手居然比他高出7厘米,是韩国所有超次轻量级拳手中最高的,自然,他的手臂也比别人长出一节。对手的优点还不只这些,对方不仅身高臂长,还拥有相当大的打击力,最为可怕的是,对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出多种组合拳,那是做业余选手的时候通过各种各样的残酷比赛磨炼出的技术。与教练坐在一起通过录像研究对手强而有力的拳法的时候,金泽闵心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我和‘新人王’的称号是不是没有缘分啊?”

决赛日一天天地临近。自选择了拳击,金泽闵是第一次在一件事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开始拳击运动之前,我曾经因无所事事而彷徨过,后来我通过拳击找到了可以排出人生能量的出口,却未曾想会在决赛临近的日子里感到疲惫。”他懊恼地想到。

决赛的前一天,金泽闵留在体育馆中,他望着馆内拳击台,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下午,体育馆里显得空荡荡的,墙上的几块镜子上映照着孤独地站在银灰色荧光灯下的他和四角形的拳击台,那是6年前他第一次接触拳击时站立的地方。对于带着死亡后遗症的他来说,那个时候拳击台就像一个在死胡同里找到的紧急出口一样,给了他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