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凄惨的后半生(1)

1963年,巴拉克前往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1964年1月巴拉克与邓哈姆离婚。1965年6月,巴拉克在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之后,回到了他的故乡。当时,28岁的巴拉克刚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归来,而且学的又是经济学,这在当时的肯尼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6年的美国求学,将他训练成了一个对美国式西方市场经济最权威的肯尼亚学者。

作为一个在哈佛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无论如何,巴拉克都应是当时肯尼亚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回国之后,作为卢奥部落的一员,巴拉克自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巴拉克先是被安排在一家石油公司上班,不久,又作为经济学家任职于交通部。当时,肯尼亚共和国刚刚成立,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从这个角度来看,踌躇满志的巴拉克有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事实上,希望中也存在着危机。这还要从巴拉克写的一篇文章说起。那时,由姆波亚领导的肯尼亚经济计划与发展部在肯尼亚总统的授权下,发表了《非洲社会主义及其在肯尼亚经济计划中的应用》,作为指导肯尼亚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蓝本。在1965年,巴拉克发表了他回肯尼亚后的第一篇重要文章——《社会主义化中面临的问题》,该文章发表在非洲最权威的《东非杂志》上。它对上述蓝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社会主义化中面临的问题》的发表,意味着向以总统为代表的亲西方第三条道路派的政治宣战,同时也向世人宣告,他作为以欧丁加副总统为首的联盟的理论权威的地位。

就是这篇文章彻底断送了巴拉克的大好前程!巴拉克与他的卢奥派领袖一起,从政治上打入了冷宫。由于政见相左,再加上历史上的原因,不到两年,欧丁加就辞去了副总统一职,同时亦退出以总统肯亚塔为新领导的、自己亲手组建的肯尼亚非洲国家联盟,新组建了以卢奥部落人为主,并联合其他小部落的反对党——肯尼亚人民联盟。这实际上宣告了第一与第三大部落之间政治敌对的开始,卢奥部落也因此被肯尼亚政府边缘化。卢奥人民在政治、经济上受到了以总统肯亚塔为首的第一大部落的排斥与挤压。欧丁加甚至被总统肯亚塔于1969年关押了起来,历时两年,并在政治上得到了冷处理,直至1978年肯亚塔总统逝世为止。站在卢奥人立场上的巴拉克人生发生了巨变。自从发表《社会主义化中面临的问题》这篇重要文章之后,巴拉克在政治上便从此不再得势,经济上也变得很贫困,空有一身本事与学识。

从1964年到1992年,肯尼亚一直实行的是一党专政制,反对党全部被打压,巴拉克的政治参与权利被剥夺。从此,酗酒成了不得志的巴拉克的最大嗜好,贫穷则成了相伴他的噩梦。他自甘堕落,从此一蹶不振,酒后对其排序第三号的美国妻子露丝使用暴力,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