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肯尼亚的传统,奥巴马的父亲,就是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在儿时时常为家里放牧羊群,当小牧童。接触了英国殖民地先进文明的奥扬格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尽量给巴拉克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巴拉克从小就引人注目,他拥有天才的潜质,每次考试都能神奇地把第一名据为己有。在当时的肯尼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多,能接受精英教育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一旦学有所成,不论出世入世前程均锦绣可期。奥扬格一直把天资聪颖的巴拉克视为骄傲,深信自己的儿子在未来必然有一番大作为,所以他盘算着像白人那样把自己的儿子巴拉克送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以便日后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但是,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巴拉克的调皮也是出了名的,顶撞老师,打架闹事,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最终老师们无法接受这种矛盾的事实,不得不把他从著名的肯尼亚马西诺高中扫地出门。在马西诺高中的记录中,巴拉克最终是被学校开除的,可见他的确玩过了头。失学之后的巴拉克只得步入社会,他去了肯尼亚的海边城市蒙巴萨做店员。但是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却一点没有改变,不管什么场合,只要他觉得老板的做法有问题就敢直言不讳地顶上两句,最后落个被开除的下场。虽然有些不识时务、不通人情,但平心而论巴拉克确实是一个聪明、坚定和正直的人,只要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不惜代价。由于之前多次被雇主辞退,巴拉克想继续找好工作并非易事,他不得不找些技术含量低、报酬很少的事情来做。
但是时代救了巴拉克。在20世纪50~60年代,肯尼亚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兴起,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了这个国家的新潮流。200年前北美大陆那场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极大地激起了肯尼亚的民族意识。眼看着原来的同学纷纷进入高等学府甚至英国名校深造,为国家的命运而努力,为自己的前途而打拼,看到此情此景,巴拉克心中平生波澜,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考虑自己的未来,决心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加之,巴拉克在18岁时娶了一个叫凯兹亚的土著黑人姑娘为妻,算是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成家之后巴拉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眼光。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并初为人父的巴拉克,人生在平凡中酝酿着转机。
终于,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