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入哥伦比亚大学(1)

在西方学院二年级下学期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奥巴马了解到西方学院有一个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合作的项目,合格的二年级学生可以从三年级起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位。虽然西方学院是一个不错的小型私立文理学院,但对奥巴马来说还是不够好。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申请转到这个更好、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他的选择被位于纽约州纽约市的古老的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于1754年,是美国排名前十名的顶尖综合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培养出了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世界精英,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学院和哥伦比亚学院。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让奥巴马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更高档次的轨道,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大三时,奥巴马终于如愿以偿转学到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他将自己的专业定位于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并写了一篇有关苏联核裁军的论文。20岁的奥巴马来到纽约后,尽管是满心欢喜,但他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前往纽约对奥巴马而言是一次重大的自我突破,他不得不丢下很多东西。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光,许多困惑还时不时给奥巴马年轻的心灵带来震撼。庆幸的是,奥巴马能把握住方向,控制住自己。第一件事是戒掉毒品。他每天都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异常珍惜哥伦比亚大学给自己带来的难得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在那里,他拥有一流的杰出教授,同时,他又遇到了更聪明、更有竞争力的同学。这些都对奥巴马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为了戒毒,奥巴马每天早出晚归,多数时间他都待在图书馆。并且,他还坚持每天跑步三英里,用加强运动来提高自己的体能。

转校对奥巴马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他又必须在一群陌生人中重新定位自己并让自己为他们所熟悉。在奥巴马到纽约之后,他仍旧坚持让人们叫他“巴拉克”,他认为,这不是对于他的非洲血统的声明,不是一次种族声明,而是对于他已成年的声明。

尽管美国纽约处处流光溢彩、五颜六色,处处让人留恋、充满诱惑,但对于奥巴马而言,他不再与朋友喝酒、到派对中去消磨时光,他几乎过了两年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奥巴马后来回忆说:“当我回头看这一切时,认为那确实是一段严酷而认真的人生。在纽约,我准时上课,认真听讲,然后便是回家看书或者写作。”

奥巴马在纽约定期为杂志提供稿件,这对于他来说是很好的实习机会。那两年时间给予奥巴马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使他练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在2005年度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杂志上,奥巴马将他的大学时期描述为“一段高强度的求学过程”,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或图书馆,较少参加社团活动,过得如同僧侣。然而,奥巴马同时也说,自己在黑人学生反种族歧视的活动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尽管众多著名的学生团体领袖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他们并不记得奥巴马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