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院的大学生(2)

1979年夏天,刚满18岁的奥巴马进入了西方学院就读。加州的种族环境不同于夏威夷。夏威夷的亚裔和土著人居多,混血人种比例比较高。而加州的墨西哥裔为最大少数民族,加州是当年美国人从墨西哥手中强行夺走的。而后来黄金金矿的发现,又吸引了大量的白种人到那定居生活。现在,加州又加了不少亚裔。西方学院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西班牙式的建筑随处可见。学生友善,老师也很不错,这是奥巴马的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那里的黑人和他的中学相比多多了,足足可以组成一个黑人部落。这给奥巴马一个更大的黑人交际圈,让他非常开心。

到大学不久,奥巴马认识了一位叫琼丝的女孩。当时,琼丝和奥巴马住在同一栋宿舍楼里。有一天,奥巴马壮着胆子邀请琼丝,哪知却被她奚落了一顿。那天,在宿舍楼门前,奥巴马刚巧碰到了琼丝。“哎,琼丝,你好,今晚有一个黑人学生的聚会,能跟我一块儿去吗?”奥巴马面带微笑,用平和的口气问道。琼丝冷冷地说:“我不是黑人,我不想去那种地方。”琼丝补充说:“我爸爸是个意大利人,妈妈则有着法国人、非洲黑人和美国印第安人的多种血统。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有那么多黑人要求我选择自己当个黑人。”琼丝的声音开始变得嘶哑和悲伤:“白人并没有逼我做出选择,或许可能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但至少他们愿意将我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尊重。相反,正是那帮黑人在用种族的眼光看待一切,是他们在逼我做出选择,是他们在时时刻刻提醒我、告诉我,我不能也不应该是我自己。”琼丝所说的这些,实际上也是奥巴马内心深处想说的话。这让他深思良久,如果你想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就得融入“主流”和白人同化,他们会将你当做一个人来看待。

奥巴马也有幸认识像瑞吉娜那样的黑人女孩。那是大学二年级时的事,当时她比奥巴马高一个年级,是一个黑人社团的活跃分子,比奥巴马成熟很多。正是她,在大学阶段让奥巴马的黑人人生观有了很大的改变。瑞吉娜来自芝加哥市的南边区,她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妈妈收入不高,家庭经济状况很差,是一个典型的穷人的孩子。她是那时很少数能和奥巴马进行心灵沟通的人,他们谈得很投机。“瑞吉娜,我很羡慕甚至嫉妒你!”听了她的身世和经历,奥巴马对她说。“嫉妒我?我的贫穷,我的困苦?”她很是不解。“对!你虽然没有爸爸,也很贫穷,但你至少有一个深爱你的妈妈,还有那么多喜爱你疼爱你的叔叔阿姨。你至少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奥巴马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