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沧海》我有一个梦想

有几个场景一直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2001年,我曾经在日本看到过一个清洁工清理垃圾箱。他把垃圾清理出来之后,又把垃圾箱内的角落都擦得干干净净,擦完之后,还走到远处看看摆得正不正。同行的一位朋友问他:“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使我的会社成为全世界最整洁的地方。”一个普通的清洁工能将自己的工作做到这种程度,这种认真、用心、自觉的精神令我震撼了,而当他说出这句话时,有一种威慑力在里面,让我觉得敬畏。

2003年,在青岛啤酒百年华诞的庆典上有一项仪式是向评出的十位青啤百年杰出人物颁发奖牌和鲜花。音乐响起,我们现任管理团队与他们互致鞠躬礼。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厂长抬起头时已是泪光浮动:“我就是希望青啤永远兴旺,永远是中国的骄傲。”那一刻,我眼前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却执著地眺望青啤的未来。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我脑海中。

2004年,我到青啤二厂参加他们的厂庆时,和身边的一位员工闲聊,问他最近忙什么。这位员工非常兴奋,他说:“金总,你不知道我们有多忙。我们二厂不是要成为青啤公司新百年的旗帜吗?我们就得比别人做得更好。我是酿造部的,我们部门也有个目标,想成为青啤公司最好的酿造部。所以我们特别忙。”后来,我知道,就是在这个酿造部里,培养出了山东省的首席技师。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对话》栏目邀请我做一期《攻守之道》的节目,我有幸因此结识了吉利汽车的老总李书福。他说,当年他要做汽车时,政府、企业界、经济学界等方方面面的人物都劝他不要做,列举了各种听上去非常理性、非常实际的理由。他说,我不管那些,我就想造自己的车,凭什么一个发动机安上四个轮子就卖那么多钱?今天,我做到了。

这些人、这些事经常在我脑子里回放,渐渐地重叠在一起,汇成一句话: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的力量何其强大,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充满力量,哪怕筚路蓝缕,也会欣然前行,因为希望永远在前方。一个公司也必须有梦想,才能指引方向,点燃希望。这个梦想就是公司的愿景。要让所有的员工知道每天都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要让每个人找到方向。青啤公司需要一个激动人心的愿景。

2004年,公司战略研讨会上,讨论到愿景,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要成为“国际化大公司”。因为青岛啤酒从诞生那天起就具有国际化公司的基因—她的资本来自英德商人,技术和管理来自德国,产品走向国际并且于1906年在德国慕尼黑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出口五十多年,她一直占据中国啤酒出口量的70%以上。许多人认为青啤是最有资格提国际化的企业,走国际化之路也成为几代青啤人的一个情结。我说,在愿景里要加上“品牌”,而且是“有影响力的品牌”,国际化大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只有品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并能在国际市场上练就很强的竞争力,才能称做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企业,所以青岛啤酒要想国际化,必须拥有这样的品牌。李董事长说,国际化大公司不是我们想不想做、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的问题,不国际化就没有出路。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在战略规划中留下了这样的概括:

青啤愿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

这个愿景表达了未来10~20年青啤期望发展成为怎样的企业。只有拥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实现和分享共同的利益。你想成为什么,你才能成为什么。愿景是公司的梦想,指明了公司未来的方向。目前我们虽然具备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但市场范围仍然只是区域化的,所以我们的愿景既宏伟而又有相当的实现难度。品牌是青岛啤酒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青啤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制胜法宝,也是青啤今后集中资源重点培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品牌的影响力可以概括品牌的价值地位等多方面的内涵。

“1968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著名的一篇演说中提到‘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被评为过去1000年里最有名的10句话中的第一句。你们有没有梦想?我们青啤公司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欢迎所有心怀梦想并且愿意为梦想而付出的年轻人。”这是青啤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必定要听到的一段话,每到这里,我总会看到有光芒掠过那些年轻人的脸庞。愿景一经公布,就得到了员工们的高度认同,这是一个在青啤体内生生不息的梦想,以前只是远远地看到亮光,到了这一代,灯塔清晰地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