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动物用不同的构造和方法达到类似目标。蝴蝶、蜜蜂等昆虫用长长的吸管吸取深藏在花朵里的花蜜,蜂鸟和太阳鸟则用细长的喙。犰狳和食蚁兽为了尽情享用躲在地底下那汁多味美的白蚁或蚂蚁,长出强壮的挖掘爪子和软体动物般可以伸到土墩底下的又长又黏的舌头。黑猩猩则是用稻草做成的工具捕猎。大象用鼻子从高高的树上取食,长颈鹿用长脖子,其他生物则是靠攀爬或飞行。不同的动物如蜘蛛、狮子,都是靠偷窥、尾随猎物或者隐蔽和突袭来猎食。其他像猎豹和猎鹰则是凭借高速短程冲刺,或者是像土狼那样,在追逐过程中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忍耐力。他们对猎物的定位是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或声呐系统完成的。
反过来,许多动植物也采取同样灵活的手段,防止自己被吃掉。不同种类的昆虫通过演化,变得形似树皮、枯叶、花朵、枝芽等。冈贝有一种毛虫看起来和鸟粪一模一样。石蚕的幼虫会自己制作小管以居住其中,再粘上周边植物的碎屑作为伪装。板门蛛运用相同技巧伪装那活页般的板门,可以将洞穴的入口关闭。有些昆虫色彩斑斓,可吃起来恶心无比,只要尝过一次,食客会永远谢绝其同类。其他还有些昆虫吃起来味道鲜美,却因和某些毒虫相像而逃过劫难!
许多较大的食草类动物用斑点或条纹装扮自己,使自己的外形变得模糊而不易被察觉。章鱼甚至改变颜色以融入周边环境。豪猪、刺猬、河豚、海胆、毛毛虫等生物,用脊椎、刺、羽毛管甚至螫针保护自己。其他诸如陆龟和海龟、犰狳和无数昆虫则在体外生出坚固的盔甲。有些生物制造毒物,蛇从牙齿施放,鸡心螺和石鱼用尖刺。这些毒物原本是为了麻醉猎物,但对驱逐可能的捕食者也极为有效。黄貂鱼和电鳗等采用电击也是同样道理。
植物有一百多种方法来保护自己和种子,有的用棘和刺,有的用碰上就会发痒的茸毛,还有腐臭的毒素和坚硬的外壳。但是也有许多植物希望被吃,多汁水果就被设计成高质量的食物,这样以水果为生的动物就会乐意传播种子。他们吃下水果,最后把装在肚子里的种子排泄到别处。有些种子不经过动物的胃肠就不会发芽。许多植物散发出有吸引力的香气,以吸引昆虫、特定鸟类甚至某种蝙蝠来大肆享用花中暗藏的甜蜜,这些美食家将花粉从一株植物传播到另一株植物,在物种繁衍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动物的内脏和消化系统已经变得能适应各种食物:坚硬、富含纤维的蔬果、充满毒素或覆满针刺的叶子、腐尸、骨头等。大小与力量不一的颌与牙齿,让动物能碾、撕或咀嚼任何大自然为他们准备的菜肴。鸟类有各种神奇的喙,各自处理其天生要吃的食物。土狼拥有强有力的牙齿与颌,能碾碎大骨头,他们的消化能力强到可以从时代久远的鸟兽尸体身上取得养分。
总的来说,动物只能吃生来要吃的东西。长颈鹿不能靠吃肉为生,如同老鹰不能吃树叶活命。许多物种的口味非常挑剔,考拉熊只吃桉树叶,大熊猫不能没有竹子,黄蜂的幼虫只有被喂食特定蜘蛛或毛虫被麻痹的尸体才能存活。其他生物的口味比较大众化,很多属于杂食动物,靠动植物混食维持生命。
因此在演化过程中,动物取得足够恰当食物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构造和行为。食物(从取得到烹饪、享用)在我们自己的物种演化中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和许多灵长类亲戚一样,我们人类属于杂食动物,基因与人类只相差1%的黑猩猩也是。许多人对黑猩猩的饮食感兴趣,是因为他让我们洞悉石器时代祖先的饮食偏好。黑猩猩以水果为主食,他们的嘴唇长而灵活,脸颊内有特殊的突起使他们能吮吸并挤出食物的汁液。但他们也吃叶子、花朵和茎,以及富含植物蛋白质的叶芽、种子和坚果。他们还享用动物蛋白质,在一年的特定期间摄取大量蚂蚁、白蚁和毛虫等昆虫。他们甚至会在一年当中的某几段时间猎取中小型的哺乳类动物,这些动物的肉大约占他们在冈贝一整年饮食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