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职业发展(10)

案例四:

新应聘进来的员工级别很高,这样的情况在外企屡见不鲜。一般外企不像国企或者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内部提拔,外企级别较高的职位通过内部提拔和外部招聘的比例则是差不多的。也许这也是外企人员流动性比较高的一个原因吧。接下来要说的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D是猎头公司推荐,应聘到我工作过的一家外企。他的级别很高,进来就是主管。他的直接老板是香港人,香港老板经常出差不在公司,实际上是他管着一个偌大的部门,最多时有三十多人。香港老板对他还比较满意,员工也没有太多抱怨。他最大的目标就是等香港老板升职后,自己成为真正的部门老大。

风云突变,很快香港老板被调到美国总部。但D却没实现自己的目标,公司从别的部门调来一个人做D的老板。新老板想继续让D帮忙管理这个部门,D虽然口头应允,但是明显带着情绪。他认为自己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水平都不比新调来的老板差,虽然心里很不服气,无奈总部的安排又没办法改变。老板看出他的情绪,默不作声,同时安慰他不要担心,他肯定还要继续用D。D以为老板离不开他,愈发骄横了,甚至不把老板放在眼里。有一次,D越过老板直接向总部汇报工作,那一次是D与老板的正式决裂。

老板管理水平还不错,以前没有做过技术,与D有点差距。但是那个行业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加上部门有那么多下属,老板很快就摸着点门道。他又从同行业的公司高薪请来一个专家,技术跟D不相上下。同时老板从部门中提拔了几个技术也过得去的工程师,把D的工作分成几小块,D和那几个工程师各负责一部分。树倒猢狲散,原来D部门的老下属也被迫和D决裂。招募的新人到位后,老板直接让新人取代D的位子。让D自己管自己,等于重新干回一个工程师的工作。那些D以前的下属,要么跟D平级,要么比D的级别还高。

公司并没有炒人的习惯。D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到现在的孤家寡人,他经常跟我抱怨,“你看看,我苦心培养的人现在都当头了,比我强多了,你看我混的。”他还有一份不错的主管工资拿着,就那样耗着,不过老板不可能给他好脸色看了。有时开会的时候给他一点难看,讽刺一下也是难免的。偶尔给他分派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打杂的活,面对以前的下属D不

免无限的尴尬。

后来老板给HR建议把他调到别的部门。在这里不受重视,到公司别的部门更不用说了。最终他感到索然无 味,没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就辞职了。我后来见到过他一次,据说跳到同行业一家公司去了,仅仅是工程师,待遇自然也比以前差多了。

案例五:

E是我的一个朋友,非常踏实肯干的一个人,很得公司器重。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升到高级工程师,这在那家公司是不多见的例子,因为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有五个级别,而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也就是每年升职两次。公司的同事非常羡慕他,但他有他的苦恼。他在这家公司发展已到尽头,公司所有经理级别的都是香港或者新加坡人。开始他还抱一点期望,苦熬两年后彻底绝望。除了偶尔调整工资外,升职别想,尽管他的香港老板换了一个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