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职业发展(5)

我试图跟老板解释,但他一句话就把我堵住了:总有客观理由,你要在自身找原因,要适应别人而不是让别人适应你。我尝试努力改变自己给他们的印象,结果却总是事倍功半,不论你做任何努力传来的还总是怀疑的眼神。你把工作做得很好,他们认为这只是你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的结果,不是能力的原因。我离开那家公司,新的公司没人对我的沟通能力有看法,恰恰认为那正是我的优势。如果一直在那家公司,难以想象,时间长了说不定我真的会成他们说的那样。回想起来,我感到庆幸不已。

找工作,无外乎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猎头公司推荐及熟识的朋友推荐等等。现场招聘是最传统的,大部分同学是通过此方式工作的,适合刚毕业的学生和经验不足的新人。我刚毕业找的工作都是通过现场招聘,在拥挤的人群中大声地推荐自己,感觉很不一样。

记得有次去深圳人才市场,看到一个还算不错的职位,递简历等待面试。没多久轮到我,正准备坐下,突然感觉上衣的口袋轻了很多,低头一看,糟糕,上衣口袋的手机没了。我赶紧左看右看,大声嚷了起来:“坏了,我的手机被偷了……”

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着面试,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只好又无奈地坐下了。HR是个中年妇女,非常同情地看着我:“小伙子,刚毕业没多长时间吧,这里这么多人,怎么能把手机放在上衣口袋。”

我开始介绍自己,因为我本身的条件比较符合那个职位,所以很顺利地得到了去参加复试的机会。复试的题目比较简单,做完后又想起丢手机的事情,跟前台要了他们公司的电话号码,就懊恼地离开了。

一般公司的面试通常一周才有结果,等到第四天的时候,我给那家公司打电话询问结果。居然听到电话里很焦急的声音,“小伙子你哪里去了?我们找你找得好辛苦啊。你电话号码没了,给你发电子邮件,找一起

来面试的人打听都没有结果。我们从三十个面试的人中选了六个进行复试,其中就有你。我给你再紧急安排一个跟主管的面试吧。”

我一路小跑到公交车站,打车去了那家公司。可惜因为准备不足,我最终没能得到主管的认可,HR相当地惋惜。后来我打电话向主管询问我问题出在哪里,他的回答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晰,他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这次不成功的经历,让我记忆深刻。

随着工作经验与能力的增加,去人才市场不再是我的首选,毕业三年后我的绝大部分面试机会和所有成功应聘的职位都是通过网络得到的。事实上,大部分国际公司的职位,现场招聘、网络招聘同时进行的,但有些中高级的职位通常只放在网络上,或者通过猎头,而猎头往往也是通过网络寻找人才。

有人喜欢在人才网站寻找招聘公司的邮箱,然后用E-mail发简历,殊不知这种方式效果很差,我不推荐这种方式。因为网络安全的问题,很多公司根本不会看这种邮件,HR更懒得在浩如烟海的邮件中翻找,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人才网站注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