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际与现代礼仪(2)

前些天我去内蒙古参加民族活动,我一下飞机他们就跑过来大声欢迎,四五十人载歌载舞,献哈达,让我喝三大碗酒,我知道这个民族礼节,我说:“感谢民族兄弟的厚爱,但我要请个假,其实我能喝酒,我当建筑工人出身,参加过唐山抗震,能喝一斤68度的白酒,但我今天有特殊情况,我感冒了吃了康泰克,不能喝酒,如果喝酒会栓塞,我不喝酒行不行?”接待我的主人--一个蒙古族兄弟说“不行”,他说:“你是客人就得听我的,你要入乡随俗。”我说:“入乡随俗是客人说的,主人要说主随客便。”那个同志说:“那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我说:“你还是个好同志,”我问他:“主人大还是客人大?”他说:“客人大。”我说:“那么现在做客人的说了‘你喝’。”让客人高兴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自己高兴。

和别人打交道时,夹菜、劝酒这两个错误不能犯:让菜不夹菜、祝酒不劝酒。有外人在场的时候,祝酒不劝酒,人家爱喝就喝,不爱喝拉倒,不要逼别人喝酒。我一向认为一个人爱灌酒的程度和受教育的程度成反比,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当地人在酒桌上花费时间成反比,这是文明城市的考核指标。在广州、上海、浙江,别人可以陪你喝酒,但绝不会灌你酒。什么地方的人爱灌酒?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因为没得玩,玩人,时间不值钱,三个字“没文化”。好心好意的把人得罪了,人家不爱喝你非灌人家;“让菜不夹菜”,你可以介绍“这是廊坊的名菜”、“这是香河的肉饼”,诸如此类,介绍可以,爱吃不爱吃是他的事情,不要逼人家吃。你的口味和我的口味不一样,你为什么要逼别人呢?我是上海人,爱吃白条鸡,不用任何调料也能吃两只,我妻子祖籍河北长在北京爱吃烧鸡。人和人不同,世界具有多样性,没有必要去勉强别人。这是教养问题,如果不注意就会造成沟通的困难。

我们很多人都会犯个错误:自我中心,做人做事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有一次去广东,有个当老板的朋友请我吃饭,只有我、朋友、朋友的妻子三个人,菜快吃完了朋友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不怎么样,我说吃了半天我没发现一道菜是我爱吃的。这就是我说的自我中心,有很多人送礼物会送自己觉得自己好的,很多人请别人吃饭点的都是他自己爱吃的菜,很少考虑交往对象的喜好。朋友的妻子说:“教授,给你祝杯酒。我老公很在乎请你吃顿饭,昨天晚上就和厨师研究菜单,现在点的菜都是这个餐馆里最好吃的。”我说:“都是你爱吃的。”这就是很多人犯的错误:自我中心,不擅于沟通。

关心过度就是一种伤害,有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脸色不好,我说刚从国外回来正在倒时差,他说:“你不要在意,你到年龄了。”我说:“谢谢,我的身体还行。”他说:“教授,你不要大意,脸色不好的人一般肠胃不好。”我说我的肠胃很好,他说“那你的肝呢”?很多人犯这样的错误,这是好心不得好报,和别人打交道不太了解别人不太擅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