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举个例子,有一次我接待一个从河南来的朋友,他是一个城市的副市长,我请他吃饭,因为他要赶飞机,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点的是比较清淡的菜,是鱼翅捞饭套餐,一套是300元钱,我们是三个人,我觉得够档次了。但我都快吃完了我的朋友还没有动,他说“我是河南山区农民出身,我们那的人不吃海鲜不吃鱼”,我问他想吃什么,他说就喜欢吃猪大肠,在家他老婆说他血脂高不让他吃,我把领班叫过来点了两份猪大肠,我陪他吃我要半份就够了,至于怎么做听领导吩咐就好了。这位朋友很高兴,拉着服务员到门口讲,我听见他压低声音说:“你跟厨师说,猪大肠怎么做都行,厨师擅长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一定要告诉他不要洗太干净哟。”我立刻加了一句:“我那份要洗干净哟。”这个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是因为各种文化、各种意识、各种形态都有存在的价值,有北京也得有上海,有麦当劳也得有肯德基,但是包括我和你在内都经常犯一个错误:自我,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
我喜欢讲一句话:一个人有可能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各种各样的朋友,见多才会识广。有的人谁都看不惯,少见多怪,不知道世界大了,世界具有多样性。我也年轻过,我当中学生、大学生的时候自认为什么都懂,现在才知道其实只懂一点点,还用这一点点去检查别人,这样的人和别人沟通100%要碰壁。
人际关系好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了解人性,了解别人才能和别人合作,了解别人才能和别人沟通。任何人包括我在内你在内,个人尊严是不容你挑衅的。我在人民大学和学生讲课,喜欢第一堂课讲一句话“欢迎同学上我的课,不能打电话,不能在现场接电话,不能发短信,不能看报,不能看周围漂亮的女生,否则期末考试59.99分”。有的人说打电话是在谈工作,台上的人不会看到你在谈工作,只是看到你三心二意。
讲规矩有时看对象,让菜不夹菜、祝酒不劝酒都是对外人来说的,对自家人另外说。如果我在家陪老婆吃饭,有电话响,我肯定会接,我肯定不会和老婆说“你稍侯,我出去接个电话”,否则会被认为里通外国,对我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不仅会听电话,还会有意当着她的面调大手机音量,充分满足她的好奇心。我的电话里是个男的声音,那就罢了。如果电话里是个小女孩的声音,我要考虑老婆的感受,保护老婆是男人的职业道德,老婆嫁给你是看得起你,保护她是你义不容辞的事业。女同志很辛苦,又要上班又要做饭又要洗衣服,压力比男人大,你不一定百分百地帮助她,但不能捣乱。忠告已婚的男同志,你老婆很在乎你对别的女人的态度(尤其是当这个女人是年轻的漂亮的小女人的时候,你老婆将高度敏感,所以我们要好自为之)。
美国有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你要和别人合作就要了解别人的需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曾在一段时间做过外贸公司的副总经理,如果两个公司谈合作,我脑子里会有个问题, “我要什么?你要什么?”双方互有需要才有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