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从心开始(6)

孩子对我们不认同了,我们心里不舒服了,我们开始找孩子的毛病。最不舒服的感觉是在孩子青春期,孩子对父母对老师都不认同,而是对同龄人认同。孩子在青春期会叛逆,我的一个朋友说好好的牛仔裤孩子非要在膝盖上剪个洞。简单地解释,她的认同是和同龄人认同,你要宽容地认同她,让她自己探索。任何一个家长都不理解青春期的逆反是获得在社会上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青春期必须有三个核心要素:第一你是权威;第二你和他之间有亲密关系,你不可能抛弃他;第三他和你之间有爱的保障。朋友问我下一步怎么办,我说你服软吧,就是让孩子意识到他赢了那他就不会强化竞争力。不知朋友们是否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到青春期逆反,最初是在游戏中,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把你赢了说“我把我爸爸灭了”,你听后心里可能不舒服但以后要舒服。

成年人认同是对社会、团体的认同。在公司职场,如果你不认同这个公司、这个团队内在的规则的话,大家会觉得你是外人,大家吃饭打牌不愿意叫你,你缺乏归宿感,是孤独的人,孤独的人非常容易造成内心的创伤和焦虑,对心理健康是不太好的。

三、要善于用替代的方法。

我们有冲突要想办法解决,一定要用些安全的情绪发泄方法替代不安全的发泄方法。比如工作中一件事情出了错,你说对方部门传过来的文字材料有错误,对方说谁让你不好好审查,双方争执起来了,因为还要合作,不能对骂,忍着。对方挂了电话之后你可能会狠狠摔了电话骂几句,也可能你们办公室还有人是对方的亲戚,你也不敢摔电话也不敢骂,憋住火到家把儿子打一顿。你把工作中的情绪压力带到家庭中破坏了家庭,这种替代是最糟糕的,最后谁承担这个恶果呢?家人承担了。应该用其他无害的替代方法排解自己的情绪。

四、要学会说“不”。

每个人都有局限性。中国人容易犯的错误是人际交往中边界不清晰,以为自己全能,东北人西北人比较明显,不知道他能不能办到但很热情地说“没事,包我身上,我去办”,这不是说不好,他们特别乐意帮助别人,但从来不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源。有些事是我们办不了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勇敢地说不,不要特别冷酷地说,要讲明白困难在哪。如果有人说你经常给人民银行讲课,帮我贷款三个亿吧,我说不,如果让我去上心理课或者咨询心理没问题,但这事我做不到。一定要把握自己能力的边界,这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很多心理上的伤害都来自于此,都好面子又不说。

五、要恰当地阿Q。

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我们要有恰当的阿Q精神,这能够让我们活得轻松一点点,我们在生活中面临很多困扰,既然吃不到葡萄,那就认为葡萄是酸的吧。要学会合理化,合理化是心理防御机制,是自己原谅自己自己放松自己。大家都在一个单位,过了三年他提了部门经理你还是业务主管,过了几年他当了副总裁你还是普通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