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手势和手姿。撒切尔夫人比较放松的情况下手很自然地放着,人也很舒服,姿势比较优雅。人可能有时觉得手脚没地方放,我们可以观察现在的很多主持人是怎么做的,搭在腹部比较放松,说话时要加一点手势,不要太多,手势也会体现人的修养。手势也可以学,要避免手势伤人,指人时尽量避免用食指,食指是用来点物的,我们平时不注意这些东西,但被人这样点到会很难受。
礼节。礼节作为人们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彬彬有礼的人总有一种高雅的气质与“绅士风度”。一般的社交礼仪有这样几项:称呼、介绍、握手、递名片、送礼、做客、交谈,称呼是交往应酬的称谓语,介绍是沟通的最常见方式,握手是约定俗成的会面礼,名片是社交的联谊卡,送礼是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举措,送花是讲究品位的馈赠形式,做客是不可缺少的应酬,交谈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如能在各种活动中得体地运用,是能增进形象的魅力的。
我在此不展开谈了,这里只讲两个,称呼和交谈。我在给一个大单位培训的时候,他们的书记提出现在称谓碰到一些困难,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不认识的人。我们可以尊称职务身份,但不了解的人怎么办?我们有泛尊称,是指“先生”和“小姐”,但现在泛尊称碰到一些麻烦,尤其是“小姐”,它现在是一种职业了。我们过去有一个很亲切的称呼是“同志”,现在一般都不用了,现在“同志”还有同性恋的意思。北京很多人称“师傅”、“老师”,也有问题,像我这个年纪的,如果称呼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小孩“师傅”,觉得不是很合适。民间称呼,像“大哥”、“大姐”、“叔叔”、“阿姨”,这些称呼如果在一般的场合都是可以用的。最重要的是不可不称呼,不能“哎”,这是对人不尊重,不可以没有称呼。不可用替代性称呼,比如打针时说“3床”,排队说“1号”、“2号”,开运动会的时候都会说“1号运动员”、“2号运动员”。
交谈。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言语要和气亲切,表达清晰得体,双方精力集中,互相正视,耐心听取对方谈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话头或随便插话,也不要指手画脚;其次,要注意区分交谈对象,分别予以相宜的礼节。对上级、师长、长辈要表示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等要平等、亲切。男女之间交谈要文雅,不开过分的玩笑,注意距离;再次,交谈中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或回避话题,或以委婉、商量的口气说出自己的意见。
谈吐直接显示人的内涵。谈话是要有内容的,我们见面有一种应酬,交际性的语言无可厚非,但真正谈话的时候要有内容,讲什么完全是你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在谈吐中,从容与低调很容易引起人的好感,即不要过甚其词,不是激情澎湃,而是收敛有度,留有余地,让自己保持足够的回旋可能,不把自己逼到狭小的巅谷之间;谈吐的魅力更多地来自谈吐的内容,这是由学识智慧所支撑的。高雅的谈吐用词得体优美,内容丰富广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往往使人听得入迷,油然而生赞美之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吐中的机智幽默也使谈吐有魅力。谈吐是展现魅力的最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