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之邦》 乡间路(2)

高富贵连连解释说:“马队长安排你们住我家,叫我们今天来河边接。前面的水库把堤冲垮了,过不来,从另一个山沟绕了半天才过来的,不然早就在河边等你们了。”

大伟背着包走在最前头,说:“高大哥,你不要听王二叫苦,他是没改造好的。”

众人听他这样说,都笑起来。王二在最后不服气地冲大伟吼道:“瞧你长的那个子,简直是地主坯子。像我这样的劳苦大众斗不垮你,你迟早要遭报应。”

翻过一座山头,还有数不清的山头冒出来,顺着这条扭来扭去的泥宁小路,一步一滑地往前走,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三个人先还能跟上高家父子的步伐,跟他们断断续续地说话,没过两个山沟,就被远远地落在后面,只有呼呼的喘息声和脚搅动稀泥的声响。

大伟也早被甩到队伍后面,在下坡的时候,他心里一着急,跌倒在地上,索性连人带包滑下坡去,最后在沟底抱住路边一棵树才停下来。高家父子也停下来看了他惊险的表演,高富贵过来把他的包取下背在自己背上,继续往前赶路。

王二递给大伟一根木棍,得意地说:“我说报应了吧!”大伟身上已糊满稀泥,也不跟他争论。三个小伙子就都拄起木棍,趔趔趄趄地跟着高家父子往前走。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远远地望见坡后面有炊烟升起,于是小跑几步冲到坡顶上,只见坡下有两条山沟十字形交错,山沟里散落着竹林遮掩的院落,袅袅的炊烟正从竹林或屋顶爬起来,飘散在昏暗的天幕。他们几乎闻到了隐约的米饭香味,看到灶前被火光映红的老人或孩子的脸。

“到了。”高富贵站在一旁指了指山沟里竹林最密集的一个院落。

于是众人一鼓作气,几乎一阵小跑下了山沟,走过两段杂草丛生的小路,进了院子。

这是马家生产队最大的一个院子,住的全是姓高的人,所以叫高家院子。院里二三十户人家、一百多号人都是最远不过五代的高家子孙,关系盘根错节,也极尽微妙。高富贵的家在院子边上的两间小偏房,再加上自己动手用乱石和茅草搭成的猪圈和灶房,一共挤着一家三代五口人。

高富贵父子带着三个年轻的知青进院的时候,院子的屋檐下挤满了高家院子的老老小小,老人们和孩子们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三个从大城市来的知青,男人们双手抱在胸前表情木然,妇女们叽叽咕咕评头论足,连几条黄狗也呆立在院坝里望着他们,不知该摇尾巴欢迎,还是不客气地狂吠一通。直到三个年轻人紧张地穿过石板铺成的院坝,钻进高富贵家门之后,院里才在一片嘈杂之后归于清冷。

高富贵家是穿斗结构的老房子,墙上刷着语录,贴着宣传画和领袖像。一张满是油垢和划痕的饭桌摆在坑坑洼洼的泥地上,桌脚垫着破瓦片,几条没上过油漆的长条凳随便横着,地上还有几个小板凳胡乱扔着。高富贵的两个小女儿花着脸睁大眼睛望着他们,半天才扭头喊:“爸爸,怕!”高富贵一手一个把女儿抱起来,对三个小伙子说:“你们随便坐。我叫她妈来给你们收拾床铺。”说着冲门外的草房喊道,“桂香,重庆的知青来了,快来招呼一下”。

桂香不声不响进屋,冲他们含混地笑笑,就进到隔壁一间房去了。高富贵放下孩子,向几个年轻人解释道:“农村妇女,没见过世面,招呼不好,你们别怪。”

吴心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我们几个要麻烦你们一家了。”

高富贵说:“麻烦啥呢?队长安排你们知青住我们家,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你看刚才我们院子的人,头一回看到城里的知青住高家院子,都来看稀奇呢。”

吴心有点诧异地问:“生产队以前没来过知青?”

“来过。”高富贵说,“有重庆的也有外地的,都住在马家院子。我们队长姓马。”

“难怪刚才进来的时候怪怪的。这马队长八成不是什么好东西。” 王二接话说。

吴心打断他的话:“不要随便乱说!”

高富贵只“嘿嘿”地笑笑,进屋去帮忙收拾屋子。高老头和两个小孙女安静地坐在饭桌旁,高老头手中的叶子烟杆上已经没了火星。

一会儿,高富贵夫妇把三个知青的房间收拾好了,让他们进屋去放东西。房间被木楼板隔成上下两层,底层用竹棒子扎成一张大床,上面铺了稻草和老棉被,再铺上他们自带的床单,就可以安睡。楼板上是高老头和两个小孙女睡觉的地方,隔着板壁就是高富贵两口子的卧室。

当晚,吴心他们拿出从重庆带来的吃的和高家老小分享,高家也准备了稀饭、老咸菜和鸡蛋煎饼,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第一顿饭。

2

马家生产队的?体保管室,建在两条山沟交叉的一个小堡上,青石灰瓦,是这里最好的建筑。保管室前面有一个用混凝土铺成的大晒坝,生产队收来的粮食都在这里集中晾晒,保管,然后分到各家各户。保管室坐南朝北,是队长马万材亲自监工修建的。在保管室中间,设队长办公室,办公室里摆着两张办公桌,一张是队长的,另一张是生产队会计的。办公室后用布帘子隔开,社员都不知道那里面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