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骗我。像你这样的才子,会不知道写什么吗?我天天盼你的信,盼到了,却只有那么不咸不淡的几句话。哥哥,你不喜欢我吗?”
“不是。”
“那就是喜欢我了?喜欢为什么还没话说?”
“小孩子气。跟你说不清楚。”
“哥哥,那本《红与黑》我看了几遍,每年都看一遍。我越看越觉得自己就像玛蒂尔德小姐,而你就是于连。”
吴心被她这话一惊,但不知说什么好。
“玛蒂尔德那么真心地爱于连,于连就是对她不冷不热的。”
“你说些什么?我跟你不会是那种关系吧?”
“你说不是,我可一直认为是的。”
最后一学期,吴心和同学们在附近的中学实习了两个月。转眼到毕业分配工作,有门路的学生都神通广大,为自己找到了重点中学的位置,而没有什么门路和关系的只好随遇而安,或者到偏远的学校,甚至回原籍教书。
系主任找到吴心私下谈话。“吴心,本来你的成绩很不错,完全有留校的条件。只是那次处分影响太大,可能工作的事情你还得自己多想办法。”
“没关系。我也没打算留校。在一个地方待上四年,已经不太习惯了。”
系主任坚持一脸和蔼的微笑,“你不会是生我的气吧?如果不是,也不要生柔诗的气,看得出来,她真的在意你”。
“放心,我不会怪任何人。”
“我跟一些在中学的朋友也推荐你,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
“不用了。谢谢老师。我在到西师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毕业后到山里去教几年书再说,不想待在城里。”
“是吗,吴心?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很高兴,但到乡里当老师,你一定要有心里准备。不要到时又来后悔。”
“不会。”吴心肯定地说。
吴心报名到巫山工作的决定得到校方的一致赞赏,但也有很多人议论说他跑到那么偏远的地方,不是神经出了毛病,就是脑子进了水。
吴子洞和明月听说吴心的决定,起初不能理解和接受,但听牛峰说了一句话之后,就彻底放心了。牛峰说:“聪明人作真正聪明的决定,糊涂人作自以为聪明的决定。吴心这孩子不简单呵!”祖父和祖母除了感叹巫山太过偏僻外,也没有反对的意见。
付柔诗在吴心报名后的那天中午来找他,两个人远远地站着,尴尬得不知所措。
“你真的要去巫山?”
“我报名了。”
“你现在改志愿还来得及。”
“不想改了。”
“你去了那地方你会发现,那里其实没有巫山云雨,只有艰辛。”
“我知道。”
“你在恨我?”
“没有。”
“那你为什么还要去?”
“我想去。”
8
“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对巫山最富诗意的美化。但缥缈浪漫的云雨之下,却掩饰不住现实生活的艰辛,以及与世隔绝的蒙昧与荒芜。
吴心的意外来到,让巫山县教育局的领导喜出望外。他们紧紧握着他的手,对他着实夸奖了一番。局长说:“真没想到,是哪股风把西师的高材生吹到我们这山旮旯来了。你想到哪个学校,随便挑吧。”
吴心找到上次去过的那所村小。
局长吃惊地说:“小吴老师,你怎么会选这所学校?那只是一所村小,算我们县里数一数二的落后学校,因为交通不方便,条件艰苦,没人愿意去的。现在也只有以前返回原籍的老右派在那里带两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