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之邦》 十年(14)

吴心尴尬地冲他笑了笑,低头走到他跟前,没说话。

“我不会跟我妈讲。”大伟搂着他的肩往回走,“以后,你要好好待她。”

“嗯。”吴心应承道。

“放心,老三,你待兰兰好,不管发生什么,我会帮你的。”大伟继续说。

“老大!”吴心轻轻地叫道。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

那晚睡到半夜,吴心被人弄醒,睡眼蒙眬中看到父亲坐在床边,叫道:“爸,你怎么回来了?”

“听说你明天就下乡去了,回来看看。”吴子洞示意他继续躺着,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脸。

“你还去农场吗?那里怎样?是不是很苦?”吴心感到父亲的手比以前粗糙了许多。

“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吴子洞咧嘴笑笑,“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吴心点头说:“都好了。爷爷给我两本老书,奶奶给我装了很多吃的,妈妈给我准备了很多穿的。这哪像下乡,像是去度假。”

吴子洞说:“还有最重要的你没准备好。这一去说不准是两年还是三年,要是这两三年只是种地,就是对自己的浪费。明白吗?”

“那还该做什么?”吴心纳闷地问。

“读书。”吴子洞严肃地说。

“读书?”吴心更糊涂了,“不是他们不准读书吗?”

“读他们准读的书。”吴子洞一边从包里取出几本书,一边说,“这是你幺叔的高中教材,你好好带着,有空就自学,有空就读。明白吗?”

吴心摇摇头,愣愣地说:“不明白。”

吴子洞把书放到他枕边,“不明白就照我说的做。不会有错的,任何时代没文化都是要吃亏的,你不管现在怎么样,关键是将来,知识会得到重用的。过两年,你会明白书没有白读,如果不读只会吃大亏”。

吴心半懂不懂地点点头。

“好了,你明天走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不带,这几本书记得一定带上。”吴子洞站起来,为儿子掖好被子,又望他一眼出去了。

第二天,吴心没有看到父亲,问了母亲才知道他连夜回长寿去了。吴心把那几本书装到箱子底下。一家人都到朝天门码头送他。

朝天门码头挤满了送行的人,知青们都穿着军装,有的还戴着红花。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则和家里人抱头大哭。吴心没有心思听祖母和母亲的唠叨,在人群里苦苦搜寻兰兰的身影,却始终找不到。大伟也是一个人默默地站在旁边,好像没有人为他送行。

不知趣的汽笛还是响了起来,催促离别的到来,天上的雨也悄悄地挥洒下来,江面上雾蒙蒙的一片,码头上也是一片嘈杂的道别声。

吴心夹在上船的人流里,扭着头搜寻着兰兰的身影。上了船,船舷边挤满了人,他们向岸边挥舞着手,挥舞着军帽,徒然地喊着。吴心也挤到船头边上,已经不能从码头的人群中分辨出亲人的身影。他还在苦苦地搜寻,在心里声声呼唤她的名字。

汽笛最后一次拉响,轮船浑身战栗着离开重庆的码头。

大伟在吴心耳边轻轻地说:“她在岸上。左边最高的台阶,穿白衣裳白裙子。”

吴心放眼望去,泪光绰绰的远处,兰兰就像一枝亭亭的荷花,静静地绽放在蒙蒙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