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把自己的价值提高一百倍:学习力法则(3)

许多新东西,才能不断使自己知识层次更替,拓宽知识视野。

有效利用企业和社会培训机会。今天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代表明天还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无论你能力多么出众,表现多么优秀,不学习就会被淘汰。

记住: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不要幻想一夜之间学会所有的知识,而是要抓紧一分一秒去慢慢积累,总有一天会为你的成功推波助澜。

思索

你有没有时常觉得自己的工作力不从心?为什么?

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怎样解决?

与比你经验丰富的员工相比,你觉得自己存在哪些劣势,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工作中,你会主动参加各种学习的机会吗?

回忆公司举办的培训活动,在一张白纸上按步骤写下如下内容:

今年公司共举办了几次培训活动?写下每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扪心自问,你认为培训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请给出你的理由;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是”,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写出你的收获和真实感受;

培训的内容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如果还有培训的机会,你会积极地参加吗?

对员工自身来说,培训能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升值;对企业来说,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好处。

善读“无字之书”

很久以前,有一位因高超的射箭技术而闻名于世的猎人,他可以一箭就射中在高空中飞翔的雄鹰的眼睛。为了解决村民们的供给问题,他可以连续在深山里待一个月,返回时为乡亲们带回丰富的猎物和珍贵的貂皮和豹皮。乡亲们都尊敬地称他“猎神”。

猎人有一个儿子,长得相貌堂堂,颇有父亲的风范,因此猎人对儿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

猎人把几十年来积累的打猎技巧都倾囊相授。他的儿子也不负众望,很卖力地学习,不久就对各种动物的习性了然于胸。猎人于是放心地将自己曾用过的弓箭交给了儿子,让他独自到深山去打猎。

半个月之后,儿子果然满载而归,而且捕获了很多珍奇的动物。但儿子回家后就卧床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原来,猎人的儿子在打猎时被蜜蜂蛰伤了,但他没有处理伤口,导致伤口感染,直至无药可治。

猎人痛心不已,他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来栽培儿子,把打猎的每一个步骤,如何扎营、如何与不同的动物周旋都讲解得清清楚楚。儿子连最凶猛的野兽都不怕,却死于蜜蜂之手,他怎么能不痛彻心扉呢?

猎人的朋友语重心长地劝解道:“你只是教给他技术和常识,却没有办法传授他经验和教训,如果你亲自带他去实践,也许就不会出这样的意外了。有些东西是需要亲自实践才能知道的,而你恰恰忽略了这点。”

启示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书本,实际的经验对工作来说更有效,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即使你满腹经纶,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就和无知的傻瓜没有什么分别。

学历不等于能力,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和付诸于实践是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有宝贵的经验都是无价之宝。这些经验除了汲取前人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创造和实践。

懂得活学活用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优秀的员工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学得一身真本领,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己去实践。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因此他们成功了。

思索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为了获得书本之外的知识和经验,你是否会寻找一切时机去实践?

你觉得在实践中能得到哪些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你是否觉得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对实际工作并无多大用处?

你认为只有抓紧时间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才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吗?你是怎么做的?

你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