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敬业成就梦想
敬业精神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为什么专门谈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敬业精神太重要了,可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太缺乏敬业精神了,而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善于表现敬业精神。对自身工作没有兴趣、生活态度消极、对企业前景认知较差的人被认为敬业指数低,这些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遇到困难时选择“跳槽”或者“消极抵抗”,而不是“积极应对,努力克服困难”。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敬业精神是老板是否给你提职加薪的重要衡量尺度。搜狐总裁张朝阳先生是这样评价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我公司聘人的标准是敬业精神。我认为,工作是一个人自下而上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则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司给一个工作,实际上是给一个生存的机会,如果能认真地对待这个机会,也才对得起公司给予的待遇。能否干好公司给的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
詹姆斯·H·罗宾斯是美国伟大的职业成功学家,是继本杰明·富兰克林、阿尔伯特·哈伯德之后又一位美国敬业精神的阐释者。他认为:“敬业,就是敬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敬重、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但是,他的敬畏心态如果没有上升到敬畏这个冥冥之中的神圣安排,没有上升到视自己职业为天职的高度,那么他的敬业精神就还不彻底、还没有掌握精髓。天职的观念使自己的职业具有了神圣感和使命感,也使自己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业的本质。”
简单地说,敬业,就是敬重所从事的职业。敬业精神,就是对所从事职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尽职尽责精神。
敬业有三大表现——痴迷、手艺与自律。
敬业者要认真卖力地、充满虔诚地、全身心投入地干自己擅长干的事情。
敬业者往往信念坚定,不随意摇摆,少为外界风浪所动,愿意为自己所钟情和信奉的事业献身。
敬业者有自知之明,而不是自感无所不能,不是什么活都接,什么钱都挣。
敬业的前提是对一个职业的喜好、挚爱,甚至痴迷,并且在极端的情况下,不给报酬,倒贴钱财,也非常乐意。
在世界女子花样滑冰冠军关颖姗的运动生涯中,她自5岁开始每天坚持训练,通常是穿着全套滑冰衫睡觉,以便第二天一大早就能立刻进入状态,迅速投入到训练中去。俄国著名小提琴家文格洛夫4岁开始拉琴,一天到晚除了拉着玩具鸭子游逛,就是练琴。别人看他小孩子每天太辛苦、可怜、单调,而他自己觉得幸福无比。
当一个人迷上一件事的时候,就容易献身投入,对某种活动或专业的喜好和痴迷也会逐渐形成习惯性的常规,表现在行动中,融化在意识里,敬业便成了一种自然状态,无须刻意显露。马勒弥留之际,其最后遗言是“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而以诠释马勒著称的指挥家霍润斯坦临终的遗憾是,“再也没机会听《大地之歌》了”。二者对音乐挚爱之深,可见一斑。可谓忠于职守,直到永远。
敬业的表现是他们的手艺出众、技术精湛,甚至身怀绝技。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据说,杜月笙早年在上海滩水果店当学徒的时候,就练得一手好刀法,削果皮一线到底,果肉不漏刀削痕迹。
汪增祺先生曾以《马谭张裘赵》为题忆北京京剧院五大头牌,其中一段回忆赵燕侠文革轶事:一次大家开会学习,房间拥挤,某人需要赵起身让道才能通过,赵头也不抬,唰地一下,侧身飞腿过顶,让那人过去。戏不让唱了,功夫不能丢了。
敬业之所以能够持久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内因是敬业者的自律。也就是说,敬业者要认真卖力地、充满虔诚地、全身心投入地干自己擅长干的事情,并且珍视自己的手艺,只练那些擅长干的活计。
敬业者往往信念坚定,不随意摇摆,少为外界风浪所动,愿意为自己所钟情和信奉的事业献身,无怨无悔。有时,这意味着无人喝彩,坐冷板凳,甚至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如此,职业就成了一种事业、一种信仰、一种使命,是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员工敬业的基本体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热爱自己所就职的企业;认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和压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积极学习,追求事业上的成就。
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协作。
在企业需要的时候为企业做出最大的奉献。
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是每个老板都希望得到的。因为,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所长的员工比一般员工效率高几倍,而且敬业员工的成本大大低于怠工的员工,是企业增长和利润的主要贡献者。他们油然而生的激情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紧密的关系,继而确保可持续发展。在优秀的组织中,敬业员工所做出的贡献是怠工员工的4倍。
敬业精神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责任心在职业上的体现。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里,各自承担着一份或几份职业;只有每个人都很好地各司其职,这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就像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有的掌舵,有的划桨,有的张帆,如果其中有一人不能尽职尽责,就势必会影响整条船的运行;如果其中有许多人都不能尽职尽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敬业”品质不高的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以消极的“打工”意识和心态对待工作,简单敷衍了事。如果你在工作中仅仅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违规、不犯错,但没有做到尽心投入、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是不能被称为敬业的。
敬业的效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可以称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也是我们成长和成功的基本要素。可以说,一个人是否敬业,或者在敬业方面的水平如何,会影响到他工作是否稳定、是否被上司和同事信任和重视、是否会有新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等,而且直接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就。
我们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于一个国家的敬业精神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在这种竞争中生存。哪一个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唯独在一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一个敬业精神强的人。对一个企业来说,敬业的人越多、敬业精神越强,工作效率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潜力就越大,发展就越迅速。
敬业,就是敬重、尊崇自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