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思想的主人

做思想的主人

进入职场后,由于长期在同一岗位重复劳动,许多人都会丧失工作之初的新鲜感和热情,不再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仅仅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于是,就得过且过,勉强度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这些人的工作状况很难向好的方向发展。由于没有正确地反省和对待自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会在认识上产生偏差,认为之所以在工作上出现失误或不尽如人意之处的根本就在于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受他们的自我看法影响,久而久之,外部人也会接受这种看法,也把他们当成资质平常的人看待。在漠视和不屑中,别人的看法又会加剧这些人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中作了消极思想的奴隶,而没有真正主宰自己的思想。

吉姆是一名普通修理工,生活虽然勉强过得去,但离自己的理想还差得很远。有一次,他听说底特律一家维修公司招工,决定前去试一试,希望能够换一份待遇较高的工作。他星期日下午到达底特律,面试时间定在星期一。

吃过晚饭,他独自坐在旅馆房间中,不知为什么,他想了很多,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都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突然间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自己并非一个智力低下的人,为什么至今依然一事无成,毫无出息呢?

他取出纸笔,写下四位自己认识多年、薪水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好的朋友的名字。其中两位曾是他的邻居,已经搬到高级住宅区去了,另外两位是他以前的老板。他扪心自问:和这四个人相比,除了工作比他们差以外,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如他们?聪明才智?凭良心说,他们实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反思,他悟出了问题的症结——自我性格情绪的缺陷。在这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虽然是深夜3点钟,但他的头脑却出奇的清醒。觉得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过去很多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爱自卑,冲动,不能平等地与人交往等等。

整个晚上,他都坐在那儿自我检讨。他发现自从懂事以来,自己就是一个极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他总是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也从不认为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

于是,他痛下决心,自此而后,决不再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决不再自贬身价,一定要完善自己的情绪性格,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二天早晨,他满怀自信前去面试,顺利地被录用了。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与前一晚的沉思和醒悟让自己多了份自信不无关系。

在走马上任的两年内,吉姆逐渐建立起了好名声,人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乐观、机智、主动、热情的人。随之而来的经济不景气,使得个人的情绪因素受到了考验。而这时,吉姆已是同行业中少数可以揽到生意的人了。公司进行调整时,分给了吉姆可观的股份,并且加了他的薪水。

从吉姆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你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不足,完善自己性格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在事业中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思想既可以作为武器,摧毁自己,也能作为利器,开创一片无限快乐、坚定与平和的新天地。

人只要选择正确的思想并且坚持不懈地行动,就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如果满脑子邪思歪念,则只能沦为禽兽之辈。在这两极中间,存在着各种各样个性的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格的创造者与生命的主宰。

作为思想的主人,人们就会拥有力量、才智与爱,就会掌握一把能够应对任何处境的钥匙。人拥有的这把钥匙自身有一种能蜕变和再生的装置,并借此实现人们的愿望。

即使处于一种十分悲惨的境遇,人们仍然能够主宰自己——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一个不能正确支配自己的愚蠢主宰。如果他能开始反思自己所处的境况,并努力地寻找种种人生处世道理的话,就能脱胎换骨,成为能够巧妙引导能力与思想直至获得成功的智者。

人只有察觉到其内在的思想规则,才能成为如此“明智”的主宰,而这需要专注、自我分析与经验的功夫。

许多人会主动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却没想到要完善自我,于是他们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那些勇于接受命运考验的人,总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即使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获取财富,也必须付出很多。那么试想想,成功的人生又要准备做出多大的牺牲呢?

成功是一次艰辛的旅程,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深入地认识自己是前提,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正确认识自己,做思想的主人也就是做了命运的主人。当然,认识是基础,思想是主导,紧接着还需要在不断的认识和纠正思想偏差中改善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不偏离人生的航向。

时刻做思想的主人,才会辨清人生的航向,随时矫正自己的行为,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