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

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

一个员工想在所属公司取得良好的成绩,甚至在该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不在于你的资历如何,你处于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干什么职位的工作,关键是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目前的境遇,并如何对待工作。

很多员工普遍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自己是打工仔,因而只做与自己职责相关,并与自己所得薪水相称的那些工作,以这样一种心态去工作,你就会紧紧盯住自己份内的那些工作,而不想额外多干一点,甚至经常以老板苛刻为理由,连自己份内的工作都不努力去做,敷衍塞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被动地应付上司分派下来的工作。结果几年过后,除了拿那点薪水外,你毫无所获,甚至因态度不积极,自己的那份工作和薪水也保不住。这是典型的穷人心态,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你就永远只能是打工者,甚至连工也没得打,只好忍饥挨饿,在抱怨中过着贫穷的生活了。

但是,你若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那么,就会以全局的角度来考虑你的这份工作,确定这份工作在整个工作链中处于什么位置,就会从中找到做分内工作的最佳方法,会把工作做得更圆满,更出色。以这种心态进行工作,你就不会拒绝上司派来的你有时间和精力来承担的工作。你会认为这是表现自己工作能力、锻炼自己技能和毅力的一次机会。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会因工作做得出色而使薪水得到提升,即便你没有得到提升,或你得到提升而不想做,你也会因纵观全局的领导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和提升,从而为你将来自己创业准备条件。

拿破仑·希尔是世界著名的成功学专家,他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女孩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致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打印出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却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

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充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取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的秘书。不仅如此,这位年轻女孩高效的办事效率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有很多人为她提供更好的职位请她担任。她的薪水也因此多次得到提高,后来她的薪水甚至超过了当初作为普通速记员时薪水的好几倍。她使自己变得对拿破仑·希尔极有价值,因此,拿破仑·希尔不能失去她做自己的帮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感悟到,一定要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既是为了得到那份薪水,也为自己取得更好的发展乃至独立创业准备条件。作为一个年轻人,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计较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给予你的报酬,如技能的培养、经验的积累、品格的提升等。

十年前,小张和小杜一起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如今,小张已独立创业,成为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麾下有数十名员工。而小杜仍在都市的各个广告公司来回飘荡,做着中规中矩的文案人员。有一天,小杜去一家公司应聘,竟意外地发现该公司的老板竟然就是十年前的同事。面对十年后如此巨大的差别,小杜感慨良多,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十年前,我为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而工作,而你是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为事业去工作。”

由此可见,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成功青睐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为事业去工作的人。

当然,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是一种大善;但决不能端起老板的架式来工作,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这种心态过犹不及,会给你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小吴工作能力很强,也非常有派头,但是不幸被老板解雇了。朋友问他:“你不是干得很好吗?为什么被炒了鱿鱼呢?”

“嫉妒,完全是出于嫉妒,”小吴回答说,“每次我陪老板去交往时,对方总认为我是老板,上前向我打招呼,跟我握手。老板因此而解雇我,纯粹是出于嫉妒。”

切记,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高责任感的同时放低姿态,是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增添一缕阳光,也是为自己的前程铺就一条坦途。

以老板的心态去工作,把工作当成事业做。以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强烈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