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寂寞兰花 四(3)

我和潘泓铮跟了过去。

潘泓铮指着山下那一片河滩地说:“据有关专家勘测表明,这里的地质结构没问题,可以建机场。这样一来,河流就必须改道……”

吴海峰点点头。

我顺着他们指过去的方向,果然看见一条弯弯的河,绕过一片大大的滩涂,静静地向东流去,像一条蓝色的飘带。

潘泓铮继续介绍情况:“根据规划,这条河改道,将在上游20公里的地方进行,也就是说,要为此开辟一条大约50公里的人工河流。工程量很大……”

“50公里?那么长!”我不由感叹道,看来为了建成机场,这一届政府是豁出去了。

吴海峰道:“好在河流选址上,原来有一条河,只需要拓宽,并在有的地方加筑堤坝。”

潘泓铮也点点头。

我知道,即便只是加宽、加筑,随便一个工程,花下来的钱,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既是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考验一个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关键。这使我想到了省委为什么会选拔潘泓铮担任市长,而赵志达则只能作常务副市长,管管家什么的。要把一个地方的经济搞上去,需要高屋建瓴,需要高瞻远瞩。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吴海峰,现在居然也具有这样大的魄力了。说出身,他是从省剧院出来的,而后到省委党校,从讲师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到教授,似乎升得有点快,一下子就平步青云,而且到了“青云”之上还不会掉下去。这就是本事。

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嘛。

从眉山回到流园,服务员小赵把公文包接了过去。我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看小赵为我沏茶,她举止端庄,仪态大方,是一个称职的服务员。

她见我有点累了,便细声道:“市长您洗个澡休息一会儿吧!晚饭时我再叫您。”她一直称呼我“市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除了形成文字材料,人们对副职领导的称呼,一般都会把那个“副”字省去。但再往上就不这样,省长是省长,副省长就是副省长,省委书记或省委副书记,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都是搞得清清楚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