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院里院外 一(3)

“如果杂志更名成功,适应市场需要,将成为院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实,科研院所办《科学与财富》,同转化科技成果是一个思路。”

“现在《建筑科学》杂志是依靠院里拨款,如果杂志社能够自负盈亏,当然是好事。可是,要让同志们接受,也应该有个过程啊。静之,你就给我点时间吧。”

我表示理解地点点头。

何守敬又说:“改革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阻碍。不过,既然我们的大方向定了,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我又点了点头。虽说何守敬的话不无道理,但他在我心目中那种强硬的改革者形象却打了折扣,原来铁腕人物也知道妥协。

大约过了不到三个月,党组副书记秦铁如找我谈话:“李静之同志,你到院里工作半年多了,党组对你的工作是满意的。”

我想,这半年多来,除了提出杂志更名受阻,除了参加正常的学习、开会,上传下达,终日碌碌无为,似乎根本就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他却告诉我,组织上对我这半年的工作是满意的。

秦铁如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每个干部的工作都有其特殊性,宣传处那一块,下面的同志思想复杂,意识形态这个东西不好把握。你到任以来,分管的工作还没出现什么纰漏……”

领导的话,怎么听着怎么有理。听他这么一讲,我感觉自己好像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

“今天,我代表院党组找你谈话,让你有个思想准备。你们宣传处的班子可能要动一动,院行政办公室主任退休了,邓晓强同志可能会接任这个位置。你呢,党组想给你压压担子,没什么意见吧?”

我这才反应过来,领导找我谈话,实在不应该如此心不在焉。可是,又不由我不想。邓晓强是科技干部出身,数月前,就是他先同意我有关刊物更名的初步设想,而后又在编务会上全盘否定,我对他是有看法的。一个单位的行政办公室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门。虽然都是处级,院办主任不但有资格参加院务办公会,而且院里处室以下人事任免文件要由他审核签发,院领导要找各部门领导由他出面联系安排,就连领导用车、各处室购置办公用品、差旅费报销他都得管,院属处室的头头脑脑差不多都得听命于他。这个邓晓强啊,业务能力不怎么样,但会做官,不然不会被提拔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李静之同志,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希望你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