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院里院外 三(5)

回味着她说的一切,感到身边有这么一位老大姐随时提醒自己,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就觉得当初让她走上现在的位置是相当正确的。

“你完全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你现在一定很矛盾。知识分子嘛,既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又不想因此开罪于人。”

“你说的有人是谁呀?”我问。

钟淑娴一怔,“我在这里快二十年了,谁的为人怎么样?我可能比你更清楚一些。”

“那你说,他怎么样?”

钟淑娴望望窗外,又是自言自语:“我知道私下议论领导同志不好。可是,不认清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就容易招惹是非。”

我望着她,知道她会继续讲下去的。

“他原来在实验室工作,同实验室的老主任关系好得不得了,总是称老主任为老师,老主任还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学生。两人共同研究一个课题,等到课题成功,老主任该退休了,便推荐他接替自己当了实验室主任。可是,后来课题论文在北京一家学术杂志发表,却没有老主任的名字。”钟淑娴说到这里,才转向我,“你知道,知识分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唯有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格外珍惜,老主任找他理论。当时的党组书记很偏袒他,说,‘老主任啊,他这样做不对,年轻人爱慕虚荣,但好在荣誉还是院里的嘛。他还年轻,年轻人前途要紧,你这么闹,还不把自己的学生闹得名誉扫地吗?让小秦把稿费分一半给你,你也不要再提这件事。’老主任心里那个气散不开,不久就去世了。何院长来了以后,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把他弄进党组,到何院长知道他因为论文署名问题气死老师时,他就已经是党组副书记了。”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惊疑了半天才问:“他真这样?”

“你觉得他不会这样?”

“对。”我脱口而出。与其不相信堂堂一位副厅级领导、党组副书记会无耻到这种地步,倒不如说我不愿意相信。

钟淑娴像是有些生气了,“那你就是不相信我了?”

“……”

“好吧,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她说了一句很多人都说过的话,接着又说,“李处长啊,你真危险!”

“何以见得?”

钟淑娴没有直接回答,“你应该避过眼前的矛盾。”

“怎么避?”

“三十六计——”

“走为上!”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说了这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