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审判了自己
在听到“天使”、“蓝色”、“男人”、“邪恶”等词时,她会有异常激烈的反应。当医生讲出自己的推断时,她暴跳如雷,激动异常,然而两个星期后,她完全恢复,出院了!
有一位中年妇女居住在精神病院里,精神科医生像往常一样,询问她的既往病史,做各种检验和体格检查,她被诊断为压抑性精神分裂症。大多医生对她的预后感到很不妙,但有一位心理医师把她置于自己的护理之下,对她持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态度。他完全不同意那个可悲的预测,因为他认为精神分裂症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有的人都是相对意义上的“疯人”,只是这位妇女更特别些罢了。当然,这位医师查看了她的病历,但并未发现病因。
那时候医师正忙于一个有关通过词语联想测验进行诊断的研究,便让她接受联想测验,用了很多的单词让她反应,发现有一些词语对她产生很大干扰。最大的一次干扰是由单词“天使(angel)”引起的,还有“蓝色(blue)”、“男人(man)”,像单词“固执(obstinate)”则完全没有引起反应,随后引起干扰的词,有“邪恶(evil)”、“富裕(rich)”、“钱(money)”、“亲爱的(dear)”、“结婚(to marry)”。
这女人的丈夫是位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显然她生活得蛮不错。就有关她的得病原因及相应情况,医师曾询问过她的丈夫。与其妻子一样,他能说的也只是抑郁状态大约出现在她最大的孩子(一个4岁大的女孩)死了两个月之后,此外便一无所获。
联想测验碰到很多令人大惑不解的反应,医师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常常会陷入这类情形,尤其是在你不经常作这类诊断的时候,你得先向测试者问一些不相关的语词。如果你就最强烈的干扰直接提问,你将得到错误的回答,所以你最好用较少伤害性的语词来开始你的提问,这样就可望得到诚实的回答。
医师问:“那么‘天使’呢?这个词对你有某种意义吧?”
她回答说:“当然,那意味着我失去的孩子。”说完便嚎陶大哭。
当这场风暴平息之后,医师又问:“‘固执’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她说;“什么意义也没有。”
但医师说:“这个词引起了大的干扰,这意味着它与某事有联系。”医师猜不透究竟是什么事。于是便问“邪恶”这个词,但从她嘴里什么也没有得到。这里有一种极为否定的感情,表示她拒绝回答问题,医师继而问到“蓝色(blue)”。
她说:“那是我那失去的孩子的眼睛。”
医师说:“你对那眼睛有特殊印象吗?”
她说:“当然,这孩子刚生下来时,那眼睛是多么蓝啊!”
这时医师注意到她脸上的表情,继续问:“你为什么变得不安起来?”
她回答说:“她的眼睛的颜色像另外一个人,和我丈夫的并不一样。”
紧接着又问:“‘男人’意味着什么?”她似乎有些犹豫。
医师问:“那‘男人’有什么使你烦恼的?”
几番犹豫之后,她终于泄露出事情的真相。事情终于清楚了,原来这个孩子的眼睛与她从前一个情人的相像,医师最终从她心底里探出了秘密。
在她(‘G’)居住的小镇上,有一位很有钱的青年人K。他是一位工业家之子,相貌出众,也很有才华,这个青年的家庭是贵族,社会地位很高,这一切使得他成为小镇上的中心人物,更是邻近地区姑娘们都感兴趣和青睐的对象,姑娘们都想嫁给他:当然‘G’也不例外。可是她的家庭虽富有但并不显要,与K的条件不能相比。但是由于她长得很漂亮,是一个标致的姑娘,一心认为赢得他青睐的机会很大,或许有嫁给他的运气。她心中深深地爱着K,希望着这份感情有所回报。可是后来她发现他表面上看去对她并无好感,比较冷淡,情感上没有回应,似乎没有联姻的可能。她的心里暗藏着这份感情,一直没有向K表达出来。她家里的人对她说:“你为什么老想他呢?他是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他不会看上你的,他怎么能娶你呢?你还是不要想他了。J先生倒是一位不错的人,他很喜欢你,而且他各个方面都很优越,为什么不嫁给他呢?”在矛盾中,她最后决定割舍对K的这份情思,随父母的心愿嫁给她现在的这位先生J。婚后,她的生活一直过得很幸福,并且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在结婚五年后的一天,她儿时的一位朋友从她的家乡来看望她。她们回想过去,聊起了往事,趁她的丈夫走出房间后,她这位朋友告诉她说:“你结婚的时候,那位富有的工业家之子感到非常吃惊!你已经给那位先生(指镇上那位青年K)造成极大的痛苦。”她吃惊得很,愣愣地问:“什么?我使他痛苦?”这位朋友随即又回答说:“你难道不知道他深深地爱着你?不知道你嫁给别人后他有多么失望?”朋友的这番话使她激动万分,心潮澎湃。她原来对K产生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又开始波澜起伏,激荡不已。但同时她又有了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失落,也许是后悔当初没有向K坦白自己的感情,以致造成今天这个样子,但她还是压抑住了。从此之后,她便陷人了深深的压抑之中,不能自拔,并且严重失眠,有点轻微的精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