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我给领导开小车(43)

我发现这位小李同志具备一等秘书的口才,又搀杂着三等秘书的愚钝,本身是个矛盾体,也难怪陈书记一走,他就被当外套给挂起来了。定力不足,天真有余,投入纪委怀抱,当真与他自己总结的八字方针格格不入。

我和项主任都沉默着,他继续用口水滋润着冒烟的嘴巴:"假如有一天,烟酒直接给列入贿赂清单里,我想机关便也不再浑浊了,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体魄,法定退休年龄也该向后推迟了,跟上人口老年化进程,与时俱进。"

扯得太离谱,项主任一句"别扯淡了",然后出了房间,走廊里传来他管家式的嗓音:11点准时进餐,下午2点开会,中午大家别睡过了头--

项主任不在,小李下了床,靠近我低声问:"余哥,都说吴书记这次要拿老储开刀,是不是真的?"

没等我反应,他自语道:"问了也白问,像吴书记那样的人是不可能跟自己司机吹车风的。"

这口气符合一个秘书标准,也说明吴同学的秉性,新属下们也都有所耳闻的。

我的兴趣还是落在陈书记的身上,因为以前老头子跟陈书记谋面的场合里,从没出现过小李的身影,公共场合下也只带着个司机,这小李秘书是如何体现自身价值的呢?

我问:"你跟陈书记也有好几年了,我好像见你的机会不多呀,只负责撰写讲话稿?"

小李说:"余哥你这话问到点子上了,这陈书记一直是做纪检工作的,当年在省纪委可是破案高手,没有他撬不开的嘴巴,善于缜密细察,从细微入手,顺藤摸瓜。这样心细的领导向来是谨慎从事的,不可能把我搁在左右当录音设备的,我哩,说白了就是个摆设,证明领导除了司机,还有跟班的,面子上的事,总不能光杆司机下去检查工作吧?得配备勤务兵,我就是那个小兵蛋子。"

跟我接触的秘书比照之下,小李的自嘲倒也符合情理,也难怪他牢骚满腹,因为自始至终他还没融入到角色里,名义上的秘书,实质的勤务人员。

我这个司机今天要破例参与朝政了,因为眼前就是现成的录像机,我很想从小李的身影里偷窥到陈书记的蛛丝马迹,毕竟是跟过班的,背后尾随过,再谨慎也抹不去脚印的。

"这"经济环境"招牌可是陈书记在任时一手打造的,现在召开肃清大会,陈书记在省里不可能没有耳闻吧?"我又递给小李一根香烟,试探着问。

小李一听来了精神,嗓门也大了:"市委肯定事先跟省里汇报过的,陈书记自然知道啦,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干着急也没办法。再说了,这次只是盘查,又不是跟省里唱反调,这一招确实高明啊!"

他接着问道:"余哥,当初打造招牌时可是老市长背后鼓动的,怎么现在不出来说句话呀?对了,老市长跟陈书记也都爱抽"骆驼",志趣相投啊。"

"这里头水太深,咱还是少说两句吧。"见小李谈兴正浓,我转移了话题说,"你呀,是个男人,以后别跟小欧较真,她就是那样的人,刚进纪委跟我一样不太适应,担待着点。"

小李说:"放心吧,内战总要走向统一战线的,咱那是斗中取乐,打发无聊的日子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