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我给领导开小车(5)

一个大秘书长在机关混到只能跟小车司机交心的份儿上,说明他早就不称职,也该卷铺盖走人了。

等我进去时,他坐在一边,正交代两个年轻男子将书架上的书分门别类地打包放进纸盒里。他的书很多,大都是政治经济类的,也包括古典文学。我借过一本《三国演义》,上面有他留下的批注,对挥泪斩马谡那段,他在边框写了不少感言,大意是说诸葛亮假惺惺落泪,实质是推卸责任,马谡充当了替罪羊。有两个字给我印象极其深刻,用红铅笔特注:"自保!"感叹号特粗,书页都被戳破了,分量够沉的。

萧大秘在两个后生面前已提前摆上"书记"的酷脸发号施令,话不多,却让两个后生感到了压力,在收拾书架时小心翼翼的,不时用嘴巴吹着书面上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擦拭,丝毫不敢大意。

我进门就作揖贺道:"老萧,恭喜你当上了封疆大吏!"

同样的级别,"老萧"这叫法以前顶多让秘书长皱皱眉,也就忍受了不敬,可听到书记的耳朵里,眼珠子都溜圆了,当着后生的面又不好发作,只嗯了声,把我这热脸搁到一边凉快着。

我终于明白啥叫土皇帝了,只要一亩三分地是他说了算,你就是钦差大臣也要收起尚方宝剑。等两个后生各自抱着纸盒出门时,萧书记才将脸转向我,阴沉着说:"我这还没上任哩你就当着年轻人的面叫我老萧,也太损我了。给我记住了,以后跑A县改掉你的口头禅,否则甭想捎带一包烟走。"我忙赔笑道:"从今往后,我要是再提一个"老"字,到了A县,您不用管饭,呵呵!"

正说到这儿,"谍报员"过来给秘书长送行,开口就是萧书记,说以后下去搞调研可要给我们大力支持呀。然后又对我说:"萧书记前脚一走,你余哥后腿就上纪委了,我还真有点不习惯了。"

萧书记拍了拍"谍报员"的肩膀,拿出秘书长的派头,语重心长地教导说:"你啊,也快熬到头了,听说市长对你很赏识,指不定以后要跟着市长了。唉,真是不容易啊,在调研室待得太久,屈才哟!好在苦尽甘来。"

"谍报员"手里拿着一大叠材料,说是氮肥厂的调研材料,市长正等着看,就不送萧书记下楼了。

"谍报员"走后,萧书记叹息了一声:"这大楼就像蚕茧,重重包裹着,出头之日是熬出来的。"

萧书记总算跟我平起平坐聊到了一块,说:"现在有些话还不方便讲,改日请你上A县咱好好聊聊,别以为我是上A县享福去的,说难听点,跟充军发配差不多。老头子那边我就不辞行了,现在形势更复杂啊,你也一样,到了纪委可不同政府部门的,清廉自律嘛,你得学会适应,别老想着车肚子,志向远点,总不能开着小车光荣退休吧?"

萧书记现在的语气明显变了,不再像先前那样大义凛然,要撞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跟他过去风光时一样,多了些城府,少了点锐气。

两个后生回来时,我特意大声说:"萧书记走好,一路顺风!"

萧书记终于露出了笑脸,跟我热情地握着手,说有时间就上A县转转。

第二天听老杯说,是姚副市长亲自送萧书记下的楼,两个老搭档争斗了多年,在最后一刻有点惺惺相惜,握手别过。

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现时的权柄,当对手弃柄而退,留守的人反而感到失重了,权力这东西也一样需要争斗来体现价值,不只是自我掌控。

萧书记就这么悄然离去,奔赴另一处疆域打造他专横的王朝,坐上"土皇帝"的宝座。

行政科已安排人将秘书长办公室清理得一尘不染,原来的布局彻底颠倒过来,办公桌转换了方向,沙发换成了新的,连盆景也换成了铁树。萧大秘的旧影随垃圾一同扫除了,一如他曾经的激情文字,收拢在废旧报纸中,只能在回味中孤芳自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