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来的人当然都在期待着第二医院的成立,大家仍可聚在一起,开展工作。经过反复交涉研究,终于决定成立建院班子。由地区的欧阳部长任第一把手,先勘察地形,挑选院址。吉普车载着建院班子,塬上塬下,沟里沟外,跑了个溜够,也选不出个合适的地方。起码的条件应该是有水、有树、有路。可惜这黄土高原,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水更是奇缺,塬上的人得赶着毛驴到沟里去担水,一上一下,足足十里路。事有凑巧。一天,建院班子突然发现在一条小溪旁,满山遍野长的是绿草野花,间杂着一些树木,景色称得上是迷人。
“太美了!”
“世界真奇妙,在这么荒芜的高原地带,哪里来的‘诺亚方舟’?”
“走,去看看附近有没有水源?”
众人分头四面寻找,果然就在小河的西侧,不远的山坡上,一股清泉潺缓而下。有人急不可待地用手捧起来就往嘴里送。
“别喝!谁知道喝得喝不得。”
“怕什么,泉水。”欧阳部长到底是见多识广,捧起来一饮而尽,“啊,甜!太美了。”
“确实不赖。”多数人有同感。
“怎么样,就定在这里吧。”
“马上?”
“回去讨论讨论吧。”
“应该把白玉如的爱人请来,他是土木工程师,鉴定鉴定这地儿能不能盖房子。”
白玉如的爱人叫房鼎圣,正好是位土木工程师。经过一天的勘察,其实,主要是观察,房工程师显然不同意在此地盖房子,用他的话说:盖房子没问题,能不能住人那可两说着。
欧阳部长听了很生气:“这叫什么话?不能住人的房子盖它干吗。”
陪着一起去勘察的院方代表班珏忙解释说:“房工程师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欧阳部长余怒未消。
“知识分子嘛,说话总喜欢曲里拐弯的,他的意思是地基不好,盖的房子不结实。”
“那他的意思是不能盖喽?”
“是有那么点意思……话说得有点损是吧。其实,房工程师是个老好人,工作特积极,就是少那么点人情味。没什么,没什么。”班珏觉得欧阳部长还有些愤愤不平,就一个劲地和稀泥。
“集体决定吧。大家都到这块宝地来,集体讨论。有话直说好。把房工程师也请来。”
行动迅速而果断。当天下午临革委的全体和房工程师都集中到这“诺亚方舟”来了。在欧阳部长的组织下,展开了讨论。房工程师开门见山,历数了地质上不适合基建的种种理由。
欧阳部长沉着脸说:“难道就没有任何可利用的优势了吗?”
“所谓优势,一是水源,很好的水源。当然还要检验水质。二是什么?没什么了。有花有草,是比秃瓢儿强。可地基是根本性的问题,地基不好,水再好,就是甘露也白费。”
“还有一条现成的公路,运煤的大道。不是也便于病人来看病吗?”
“病人要走那么长的路看病,就是坐车,不管是汽车,还是大车,也得要小半天。病人受得了吗?”
“周围十几公里的地方跑遍了,好不容易,也只有这么一块能让人待得下去的地方。我知道北京下来的同志都是好同志,辛辛苦苦,拖家带口,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吧。尤其是你们谁不急着要开展工作,谁都不愿意闲着。626战士,这个头衔是光荣的、伟大的,是得之不易的。”欧阳部长挥动着手臂,慷慨陈词。突然把话头一转:“看见那边半山上那些窑洞了吗?你们要是嫌这里不好,利用窑洞也是可以的嘛。”
众人大吃一惊,怎么要用窑洞办医院?
“大原则是对头的。林副主席指示我们:要靠山、分散、隐蔽。所以用窑洞办医院是完全合乎原则的。白求恩不是就利用窑洞给多少八路军伤病员治好了病……”
“那是什么年代,战争年代。”
“窑洞也是在平地上的,不在山上。”
“开小诊所也许凑合。”
“好啦,好啦。欧阳部长不过是启发启发大家,开动开动脑筋,怎么会要大家钻窑洞呢。多想想,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措施。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块不错的地方。”临革委主任赶紧把话头又牵了回来。半晌,没人发言,欧阳部长耐心地等待着,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再怎么讨论也找不到另外一块宝地来,诺亚方舟只有一个。
“咱们劈山平地,在小河边上筑起一道石坝,把地基夯实了,在坝顶上建起几栋二层楼,作为医院。山坡上修成梯田的样子,盖家属宿舍。大家以为如何?”土木工程师到底是专家,信手拈来就是个招。欧阳部长暗自佩服,心想: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没有他们还真是玩不转。
“山上盖宿舍不怕地基差吗?”
“比起盖楼的要求差多了。”
“这样好,如果把医院盖在山上,心脏病的患者还没爬到就不行了。”
“对,住在山上好,居高临下,一览无余。有事一溜小跑就下来了。”
“部长,你看怎么样?”临革委主任觉得事情已有眉目,需要上面定夺。
“不错,集思广益,好处多多。还是保住这块福地好。我回去汇报,通过了立即通知你们,做好准备吧。”分别之前,部长又想起了一件要事,“水源保护好,从现在起就要采取措施。搞个木屋也行,至少晚上得有人值班,看管着。这是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