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诺亚方舟 第5节(3)

大跃进的岁月,我和田定都在病房,各自带着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医生,整天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在病房下面的空地上搭起了土炼铁炉,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原料用光了,大家从各处搜罗一些铁器来补充。太平间的陆师傅连做饭的锅都献出来了,老伴急了,追出来抢,吵得连病房都听见了。田定实在看不过去,下楼帮着老太太夺回了铁锅,又冲着陆师傅说:“你们家还吃不吃饭了?”为这事,就上纲上线到了破坏大跃进?

“第四第五条呢?”

“我刚才都说完了,谁知道你在发什么愣。”

我只顾为那前三条抱不平,桑达后面的话根本没听进去。

“再给你汇报汇报最后三条吧。第八条,掩护走资派,对抗红卫兵。”

“是指那位中学校长吗?……不对,抢救的时候,只有极少数那么几个人知道,怎么现在把这事提溜出来了……在场的护士长、护士绝不会,她们没那么高的‘政治觉悟’……难道是他?他是田定亲手带出来的,再说他也没那个必要。”

“你是不是在琢磨是谁捅出去的?其实,你们早就该知道,这主儿非比寻常,很懂得韬光养晦。”

果然是他。

“你怎么知道是他?”

“旁观者清。行啦,别替古人担忧了。蹬着梯子够月亮,白费劲。”看我半天没反应,又接着说,“还听不听下文了?”我还是没反应,就自顾自地谝传了起来:“第九条你知道:心怀不轨,迫害革命工人。”

“早知道这条罪状少不了。这是最现成的小辫子。”

“小辫子?大了去了。”

“我直到今天还弄不明白:那伙子人揪斗田定的时候,你为什么跑进去插上一杠子。”

“这还用我解释,我从来就好打抱不平。”

“那是打抱不平?是火上浇油!”

“你当时要在场,你也会这么做。问题是你敢不敢。”看我一时有些畏缩,桑达接着说:“不敢吧。我就敢。我进去的时候,那伙子正在喊:‘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我也喊,紧跟着就说:‘我来揭发。’大家一听都愣住了,一下子静了下来。我抓紧时机,一口气揭发了十分钟,说:‘就在前几天,急诊室由一群红卫兵送来一个走资派,是个中学女校长。革命小将义愤填膺,不停地审问,喘口气打一下,一边打一边审……田定居然敢制止革命小将们的拷问,甚至于用身体护住那个走资派的头,企图抗拒革命的审问。他的的确确是个地地道道的反动学术权威。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时我越说越激动,再也说不下去了。突然,那位坐在后面犄角上的,一眼就看得出是个打头的,高高举起了红宝书,大喊:‘打倒走资派的孝子贤孙。’跟着喊的却有气无力,我那时才体会到什么是泄了气的皮球。灵机一动,趁势一把抓住了田定的胳臂拉着他就往外走,边走边喊:‘走,那边正等着批判你呢,老实交代。’后面,打头的喊声也成了强弩之末。”

“你估计到这手儿能起作用?”

“没那么大把握。我在外面看了半天,发现了那个带头的,其他一共十七个人,大多是女的,劲头不大。我估计到我能感化他们。对了,你猜猜那个带头的何许人也,他们来揪斗的目的是什么?”

“我亲眼看到田定迎出去,急诊室满满的,不得不在大厅里检查,而且亲自用轮椅送病人到放射科透视后,明确地交代了病情和治疗,还能有什么意见。”

“巧了,他们是我弟弟厂子里的,那个打头的是支部书记。工人受伤那天,车间里正准备要批斗那位支部书记,他灵机一动,就玩儿了个移花接木,变被动为主动。没想到,回去之后,照斗不误。不过是另一拨人罢了。”

“总是落井下石,真卑鄙。”

“别激动,你再听听这第十条:窝藏女演员,道德败坏。”

“怎么,连这件事也被扯进去了?又是造谣!”

“不但传开了,而且越传越邪乎。更邪乎的是居然有一群人,打着革命的旗号,找到杜大娘家去了。”

“找到人啦?”

“想从杜大娘家里揪人,没那么容易。”

“人哪?”

“多半被杜大娘藏到后山去了。”

我内心十分愧疚,这件事本不该牵涉到田定的。

更惨的是,田定的妈妈听说儿子被关进了牛棚,自己一口气没喘上来,就告别了人世。家里没人,直到第三天才发现。田定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值夜班后的第二天,我和桑达一起到河西边看望那几家住户。美其名曰看望,实际是调研:他们为什么舍弃那么好的泉源,搬到西边来。拐弯抹角地问了半天,还是一脑门子的浆糊。到底还是桑达机智灵活,问老乡要了碗水喝。苦涩苦涩的,他却拍着脑门儿说:“好喝好喝,比我们在东边喝的泉水好喝多了。”

“这就是小河里的水,比泉水好喝?”老乡显然不信。

“我不是‘骚情’,不不,不是客气,是真的觉得好喝。它有一股,一股,一股乡土的香味。”天知道桑达要瞎掰到什么份儿上。

“有啥好喝不好喝,喝了不得病就好。”

真相大白了,原来老乡是在东边住的日子里,喝泉水生了病。什么病,落下什么毛病,不好刨根问底。再访问了两户,大体相同。

当天,我和桑达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临革委的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建议换地建院。没想到领导说,已经反映了,而且上边也已将泉水送省检验,结果水质没有发现问题。只有揣着糊涂装明白,接受既成事实。何况北京下来的人,哪一位不是在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期待着医院的尽快建成呢!这才是全体北京人思想统一的泰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