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叶知秋 第12节(1)

李得贵一天天地好转,已经在准备回家。我们正筹划着第二、第三例手术的时候,梁大夫从城里开会回来了,突然下达了班师回朝的指令。一时人声鼎沸。

“到底为什么,是出什么事了?”

“一块儿撤,还是分批?”

“已经约好的手术怎么办?”

“总得和大家交代清楚,是医疗手术队方向不对头,还是要调整?”

“不是还在准备办什么‘赤脚医生’培训吗?”

“也该打道回府了。”

“前一阵子就听说了,城里有大事!”

“什么大事?”

管你怎么议论,领导就是一句话:“回去就知道了。”除去病人一时离不开的,三天之内,一律撤。

离开的前一天,我和田定、白玉如到杜大娘家,一来是告别,二来还是想搞明白,大娘究竟怎么点石成金的。听说我们要回城,而且是一个不留。大娘一下子就愣住了。

“你们城里人的事,我就是闹不明白,说变就变。”

“我们还会有人来的,这里有这么多病人,总得有人来治吧。”

“算我有福气,赶上你们这一拨了。”

“您什么时候进城,去医院找我们。”

“不去,城里又闹又乱。”

“您要是不愿意去,我们就再找机会来看您。”

“来好,有你们的黄米糕吃。”

“您的亲戚虽然手术做好了,可还是不兴太用力,特别是猛劲儿,干重活得小心。您隔三差五地提醒着他点儿。”田定嘱咐道。

“他回他的家,我也难得见得着。我记住就是了。”

“您也得开导开导他们,别信这信那的。这点儿您比他们年轻人都强。”白玉如是在暗度陈仓。

“咳,他们还真是迷信。得贵得的这个病,谁都闹不明白。也是没请着高明大夫,加上缺钱,就稀里糊涂地不知道从那儿找了个算命的。他哥俩还说算命的特灵,一来就知道他们是双棒儿。”

“那还看不出来,一个模样。”我说。

“还说了些别的,我也没记住。看完了,出了个馊主意:说得借他哥的福气,哥俩娶一个媳妇,把福气传给他弟,弟的病就能好。还说只有双棒儿才能借得着。就这样,哥俩娶了一个媳妇,就是我那外甥女,红榴。”

“红榴难道就乐意?”白玉如觉得此事太不可思议了。

“原本是嫁给得福的,俩人感情挺合得来。还没过门,就撞上这牛鼻子老道了。得福老觉得是他沾了弟弟的光,才让弟弟吃了亏。所以心里一直老大过意不去的,算命的一说,正合了得福的意。多半是得福和红榴说通了,暗办明不办,也不立什么字据。等得福把福气传给得贵,病好了,就一了百了啦。”

“可真够难为红榴的,这不是委曲求全吗?”

“什么全不全的,反正当着人面,是得福的媳妇,背后怎么个说法,自己个儿明白。”

“那孩子是谁的?”我冒冒失失地问了一句本不该问的话。

“叫得福爹,叫得贵也是爹。”杜大娘极不高兴地甩了这么一句。

“这回病治好了,问题可以解决了吧?”我又莫名其妙地提了一个更显多余的问题。

白玉如皱着眉头望着地面,大概是想:纪大夫真叫不识相。好在杜大娘并没有理睬我的问题。

“那天早起我见着他们的时候,红榴就提起了老鸹的事。我告诉他们这村子老鸹就是多。我做手术那天一早,也有一群老鸹在我屋顶上折腾了个够。手术不是照做吗?你们瞅瞅我这脖子,累赘全没了。老鸹能把你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