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菜鸟升职记》 酒醉(1)

这是第一次见到温先生。

下午,小个子的老头儿和每个人握手。这就是温先生。大概50多岁,长得慈眉善目,说话温和,还有些风趣,眼神中有一种深邃。

原来,身价过亿的人就是长这个样子呀!我心里思忖着。

“哦,新面孔!张午阳,你好。”温先生看了一下我胸前的识别证,然后伸出他那只不大但是宽厚的手。

“温先生好。”

“怎么样?还习惯么?”

“嗯,挺好的。”

“好好做,年轻就是好!你先忙。”温先生拍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坐下。

我发现,越是官大的人,就越和蔼,接触起来越舒服,至少,我在新月的感觉是这样。

记得原来听到一句话:“强大的人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强大给别人看,因为他已经足够强大了。”

晚上,6:25分,经理从工位上站起来。

“大家都关电脑,到前台集合啦!”

“荣欣,组织一下大家,都行动!”这就是赵经理的风格。

吃饭的地方是好运大酒店,距离公司几百米,据说新月的人到这里凭借识别证可以打9折,我从来没来过,都是在公司食堂或者回去自己吃。打9折毕竟也是挺贵的。

“您好,几位?”穿着中国传统旗袍的服务员微笑着拉开门。

“新月孟小姐定的。”赵经理说。

孟小姐指的是我们家庭娱乐处的孟雪。是陈博士的助理,就是秘书。所有处里的行政工作都是由孟雪负责,她是上一届的新人。她在新人训的时候,在名牌上写“请叫我小雪”,所以,现在,公司上下都叫她小雪。

“好,新月,您等一下,孟小姐定的,4桌,您跟我来。”

这次,我可给自己留了一个心眼儿,没主动找个位子坐下,等经理安排。因为我始终忘不了赵经理那次的表情。

结果,我们部门坐了靠门口的桌子。

赵经理和王松坐在最里面面对门口的桌子,后来我知道,那是主桌。

温先生则坐在正对门口的位置。说心里话,要我感觉,那个位置不怎么样,可是,那就是主位。

因为温先生来的时候,我听陈博士说:“温先生,您上坐,您坐主位。”

大家坐好之后,每桌上了三瓶白酒。

每个人都倒上了喝啤酒的口杯四分之一的白酒,然后等待着下一步行动指示。来之前,听说好运是个挺有档次的地方,又是台湾长官请客,自己打着小算盘,准备大吃一顿。最后证明,我想错了,那次不是吃饭,是个很惨烈的战斗,尤其是我们这些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兵蛋子”牺牲很大。当然,“老兵”也有受伤挂彩的,比如王松。

现在看来,陪领导吃饭,陪客户吃饭,都不是一种享受。千万别把这种吃饭当做品尝美味佳肴的绝佳机会,多少前辈的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这就是办公室的延伸,就是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比办公室需要更多的脑力与体力。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菜鸟。

那天喝的是“蒙古王”。说实话,白酒的感觉根本没有小时候吃酒心巧克力的享受。体会不到喝酒带来的快感。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爱酒如命,不仅仅我不知道,那次问小六子,他也不知道。

小六子是我们大学宿舍中年龄最小的。这个家伙,大一开学的时候还比我矮半头,大四毕业的时候就和我一般高了,甚至有不开眼的人说他比我还高。六子是河南人,他们家那里产杜康酒。对,杜康,就是曹操在《短歌行》里说的那个“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杜康。那年六子假期没回家,宿舍里就他在,我就经常回学校陪他打篮球。有一次,他拿出一瓶1982年的杜康酒。可能就是他出生的那年。他说,是他爸妈来学校的时候带着准备送礼的,现在看来留着也没什么用,于是就一直放着。那些天宿舍没人,他待着也郁闷,自己就打开喝了两口,不好喝,辣嗓子。那天,我们从不兑水,到1∶1比例,到1∶2比例……当我和六子把杜康和水的比例配比为1∶10的时候,我们隐约品出酒里有一种芝麻的香气。最后一看配料,里面根本没有芝麻。唉!所以,白酒这东西,我是喝不出好坏,我觉得几块钱的酒和几十块钱的酒,上百块钱的酒,一个味儿。这次喝蒙古王,又印证了我的观点:“几块钱的酒和几十块钱的酒,上百块钱的酒,一个味儿!”

“午阳,来!”赵经理和部门的每个人都喝了一杯酒,我是部门最后一个。我看到经理拿的是可乐,所以,我也赶快端起了可乐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