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完全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脾气也很急,沉不住气。后来参加了工作,吃了一些亏,才学乖了,也可以说是看开了。”
“赵老师,我就觉得自己急躁得不行,有劲儿没处用,特别想做点事情,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一个学生过来诉苦。
“我建议你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比尔?盖茨喜欢电脑,就退学经营微软;莎士比亚喜欢写作,就放弃了经商。喜欢才能痴迷,痴迷才能专注,最终出成果。我觉得,你们应该试着把自己的爱好和职业联系起来,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跟爱好相关的工作。”
“可是,并不是所有爱好都可以跟工作联系起来呀?男生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可是他们这辈子都没希望进国家队啦!”杨小羊跟赵老师玩儿起了辩证。
“小羊说得很对!做喜欢的工作只意味着实践、制造和产出。看书不是工作,但如果你的读书笔记发表了,或者你读书后受到启发构思了一个故事搬上了银幕,总之,你读书产生了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这就是工作而不是爱好。”
“赵老师,照您这么说,我们这种没有爱好,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人就没出路了呀!”一个学生愁眉苦脸地问。
“不能那么说。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那当然好;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也没关系。其实,真正找到自己爱干的工作是很难的。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就像乒乓球的轨迹,他们在学校里学A,工作后做完全不相关的B,最后出名于C。你们毕业之后面临的最紧要的是生存问题,先就业再择业是绝对正确的路线。”
“赵老师,您说,是爱好重要,还是高薪重要呢?”一个学生问。
“我个人的意见是,不要为了暂时的高薪而放弃个人喜好。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三十岁前不要考虑待遇,这个阶段应该是为未来的发展积累经验,丰富人力资本。不少成功人士在二三十岁时的经历都是比较艰苦的,比如曾宪梓、李嘉诚,你们这些80后不懂得什么是吃苦,所以,应该多爬爬山,了解一下前进道路上的险阻,也感受一下征服困难的喜悦!”
就这么说着,一行人已经到了香炉峰脚下了。
“赵老师,”一位同学说,“我总觉得,每次听完学院领导或者您的讲话,我当时都会激情澎湃。可是事后,再遇到点儿什么打击,很快就萎靡不振了。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是学文学的,太敏感吗?”
“学院领导和我给你们讲的话多数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怎样实施,怎样指导你们的求职,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比如,坚持这俩字谁都会写,谁都会说,但是真正能够面对困难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多。即使那些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的幸运儿,也毫无例外地会碰到种种考验,别人的闲言碎语、微薄的收入、领导的小心眼等等,你都得想办法战胜。四大名著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主要是它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阐述了一个生活的不变法则:坚持。这种坚持就是释迦牟尼给唐僧出的题:你要是过了这些金钱、美女、权力、安逸的关,并让你那四个调皮捣蛋的徒弟跟着你坚持,真经就是你的了。毛主席在总结中国革命的道路时说:‘斗争,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革命人民的逻辑。’你们在求职的路上,也要铭记这句话!”
赵老师看了看杨小羊,笑着说:“我知道咱们同学中有人想当杂志社的编辑,可一次面试不成就一蹶不振,可不应该哟!”
“要开始爬山了啊同学们,我断言,今天跟我爬到山顶的人,以后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一定要到山顶!”十个学生全都生龙活虎起来。
那一天,没有一个学生食言,大家都跟着赵老师爬到了山顶,最娇惯的雷晓萌也不例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登顶的那一瞬间,满山遍野火一样红艳艳的枫叶在杨小羊的眼底跳跃,她想起了爸爸妈妈,想起了家乡的小县城,想起了当年自己来到北京的情景,也想起了这三年多的大学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她看到这无边无际的红色海洋中荡漾着自己的梦想,她知道这鲜艳欲滴的秋天里燃烧着自己的希望。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她相信自己明年的秋天还可以约赵老师到香山欣赏这铺天盖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