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好好活着是一种生活方式(2)

有的人或许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读书会牺牲自己的其他时间,或者影响工作,这样的想法是错的。读书的作用之大,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太重要了。生活竞争日趋剧烈,生活情形日益复杂,如果你没有学识,你就有可能被这个社会淘汰出局。

当然,也许你会这样想,把时间放在读书上,岂不是浪费了做大事的时间?其实不然,这里说的是叫你每天腾出10分钟读书,不是叫你整天读书。10分钟虽少,但可以集腋成裘,日积月累,方能充实你的知识宝库,渐渐地推广你的知识地平线。将一分一秒的闲暇时间,换来种种宝贵的知识。知识可以给予你能力,使你得以上进,这种机会难道你忍心放弃吗?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特莱曾经说:“各界的人,如商业界或产业界中的人,都曾告诉我:他们最需要、最欢迎的大学生,就是那些有选择书本的能力及善用书本的人。而这种选择书本与善用书本的能力的最初养成,最好是在家庭中——具备着各种书籍的家庭中。”

一个天资比较高的儿童,只要常有接触书、使用书的机会,就一定能从书本中摄取丰富的知识。凡是家庭中备有不少辞典、百科全书以及其他种种有益的书籍的,其儿童往往会于不知不觉之间,利用那容易虚掷的空闲时间来充实和教育他们自己。这种教育的代价,只是书籍的准备,要比学校教育所费的代价便宜十倍以上。书籍可以使家庭布置得幽雅、美观,使儿童乐于呆在家中。而那些忽略教育设备的家庭,他们的儿童会厌恶家庭,喜欢到外面乱闯,以致陷入种种危险之中。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最主要的生活训练的地方。在家庭中,我们养成习惯,形成志趣,而这些习惯、志趣,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有一户人家,其父母子女相约于每晚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作读书或自修之用。晚餐结束后,他们就一起休息及游戏,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谑,或作各种玩意儿,极尽欢娱。一小时后,便是读书的时候了,于是他们各就各位,或读书、或写书、或作别项自修,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可以听见。假使有一人觉得不适意、不高兴、无意自修,他至少也要静默无声,不去打扰他人。

在他们中间有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意志——凡可能分散注意力、打断心思与使之心驰神往的一切,都已被有效防止。就事实而论,一小时聚精会神、不被扰乱的读书,其成效要大过常被扰乱与心不在焉的两三个小时的读书。

有不少青年男女,有志在学问上求上进,而最终受阻于家庭中的恶劣环境。例如晚餐之后,全家都谈笑喧哗,毫无休止,所以也就无意自修、无心读书了,充其量也只是看些低级趣味的小说。而家庭成员中要认真读书的倒反而要受嘲笑,仿佛是欲使同流合污而后已。

无论一个人平时怎样忙碌,但总有很多的光阴是虚度或浪费掉的,而这些虚度的光阴假使能善于利用,是一定能生出大益处来的。

养成每天读十分钟书的习惯。这样每天十分钟,二十年之后,你的知识水平一定前后判若两人。只要你所读的都是好的东西。大多数人都肯在自己所喜欢的事上留出相当的时间来。假使你真有求知之饥渴、努力学习的热望,你总会挤出时间来的。

假如在今天里,你只能取得1%的幸福,你不必奢望从明日获得99%的幸福。

今天,也只有今天才是最珍贵的

今天,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值得骄傲的时代,它包藏着过去各个时代的成功、进步的全部,今天的电、声、光等种种科学的发明与应用,已把人类从过去简陋的物质环境中拯救出来。今天的文明,已把人类从过去的不安与束缚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在今天,一个平常人所享用的舒适、华美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超过以往世纪的帝王将相。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怀旧,感言自己生不逢时,认为过去的时代才是黄金时代。这真是天大的错误!

你不应生活在昨天或明天的世界中,而应生活在今天的世界中,你必须知道今世为何世,今天为何日。然后,参与现实的生活的活动与实践,人们的许多精力,常常都耗费在追怀过去与幻想未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