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自我是批判其他的基础和前提,批判自我就是自我意识的调整过程,意识的固化也就失去了批判的敏感性。一些曾经创造过成功业绩的企业家,后来又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原因就在于他们失去了自我批判的能力。他们往往只是批判客观世界的勇士,却常常是批判自我的懦夫。
营销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不断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为己任,那么就必然是个不断调整去适应环境的过程。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要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驾驭环境。对于营销者来讲,自己喜欢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喜欢什么。可口可乐前总裁伍德拉夫家中没有一幅油画,可却出资赞助多个艺术中心。营销当然不能失去自我,但成功的营销必须将自己融入到消费者和社会之中,而融入的过程就是自我批判的过程。
自我批判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对待成功。成功体现了规律,但成功并不是规律,模仿成功也会失败,在新条件下模仿自己的成功必然失败。为了聚人气,当年亚细亚在郑州雇了一批女孩子走正步升国旗,吸引了郑州周围的老乡进城围观取得了成功。可后来在北京分部也玩这一套就不新鲜了,而且走正步的人个子高才漂亮,需要雇身高1.65米以上的女孩子,用同样的钱在北京雇不到,只能雇远郊的女孩子,可能是由于饮食习惯问题,身体都较胖,加上干农活,个子也较矮,结果当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批判自我需要忘记以往的成功,将一切成功都看成是历史。
如果说成功是一种结果,但它并不一定是未来成功的原因,一个成功往往是更成功的障碍。成功的经验可能会使人过度自信,他们往往会忽视已经变化了的条件,坚定地相信以往获得的成功经验是绝对正确的,有人称之为“信念顽固症”,就是说思维处于过度自信的病态之中,能够批判自我是思维健康的体现。
具备自我批判的能力与人的学习力有关,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学习力。学习力体现在寻求问题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讲:“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营销从哪里去找问题?要从消费者的需求中去找问题。海尔能在美国站住脚,就在于能为美国消费者解决一系列问题。美国父母培养孩子从小要有劳动习惯,于是海尔就为其提供了“小小神童”洗衣机,让孩子用来洗手帕。美国人喜欢将自己拥有的好东西展示给客人看,海尔就将电冰箱中间的面板做成玻璃的。海尔解决的仅是微小的问题,却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海尔在巴基斯坦的营销同样获得了成功。巴基斯坦经常停电,海尔所提供的电冰箱,能够在停电一个小时的情况下,里面的东西保持不变。巴基斯坦都是大家庭,穿的都是大袍子,海尔就为其提供双动力洗衣机,一次可以洗12件大袍子,而且能洗得很干净。世界名牌家用电器都不是海尔的对手。这说明学习力就是海尔的竞争力。
营销的学习力来自于对消费者的深刻理解,而深刻理解则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成果。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营销原则,那就是营销的本土化策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营销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市场上所卖的可口可乐,在口味上与国外卖的可口可乐有差别,因为这是为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而配制的。他们进军中国农村市场,先熟悉中国文化。其做法是,先是从南向北向农民送春联,上联为“新春新意新鲜新趣”,下联为“可喜可贺可口可乐”。第二年又向农民送年画,原来的年画是大胖小子抱一条鱼,取“年年有余”的吉祥之意。而可口可乐送的年画中,小孩子抱的是一大桶可口可乐,下面写道“你属龙,我属蛇,可口可乐属中国”。许多企业产品的质量可谓上乘,但缺的是可口可乐的这种人文精神,那么竞争力也就被大大地削弱了。
营销使自我主张倾向于消费者,并没有由此削弱了自我,相反会使自己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变得更有魅力。批判自我是一种自我否定,但这种自我否定不是自我消灭,而是自我扬弃。当麦粒自己否定了自己就变成了麦穗,可麦粒被别人否定变成了面粉。批判自我实际上是成长,是发展,是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