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幸福取决于价值观
价值观的作用
人们对各种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比如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金钱、家庭、朋友、社会地位、名誉、权力等等,在心中都会判断其对自己是否重要,并依据其重要性,在心里排出次序。这种次序,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观,构成了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时,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所以同样的事物对不同人的重要性也并不相同,故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从长期的职业生涯来观察,价值观清晰稳定的人,往往发展比较稳定顺利;而价值观混乱的人,往往随着环境和潮流摇摆不定,职业发展也起伏不定。
有人说“我没价值观”,这话显然不对。价值观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许多人没意识到,更没有有意识地定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帮助自己形成一个清晰的价值观。无论你是否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它在事实上都左右着我们的决定,并进而决定我们的人生,包括职业是否幸福美满。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决定了我们的职业取向,并影响了我们的职业选择;这种职业选择又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最后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幸福感。
价值观决定行为
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大体上依次考虑这样三点:一是该不该做?二是能不能做?三是怎么去做?该不该做,就是人的活动该不该指向这件事,这就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认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的事,“值得做”,应该做,就把活动指向它。否则,就不会去做。价值观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所以说,在选择的过程中,价值观起着决定作用。
媒体曾报道,广东省某官员在一次中学开学典礼上对学生们说:“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就是为当官发财。当官就要当大官,当个科长有什么意思,要当县长、市长、省长,发财就要发大财。”有这样的价值观,这位官员后来因受贿被捕入狱也就毫不令人奇怪了。
2006年,世界第二大富豪、75岁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所持有的财富约合375亿美元。2008年,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宣布将自己的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他说:“我们决定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2001年,当布什总统决定废除遗产税一年时,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富豪们,反而予以了最强烈的反对。包括盖茨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在内的120名美国大富豪,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请对我们征税”。富豪们的理由是: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和社会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