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和国家遵守规则(2)

行员罗杰·约翰逊从伦敦度完了两天的短期休假,在返回基地时遇到了麻烦。从伦敦到部队驻地还有18英里。可是已到深夜,没有车了,而一大早他还要执行一个重要的轰炸任务。他只好拼命快赶。但尽管如此,他还难以按时归队。在这心急如焚之时,他突然发现路边一个院落的篱笆上斜靠着一辆未上锁的自行车,顿时心里一亮: 我何不 借 它一用? 因为时间太紧,他顾不上很多了,便蹬上车子走了。

罗杰终于按时到了基地,并出色地完成了轰炸任务。战争中,他获得六枚空军奖章,两枚空战之星奖章和部队的嘉奖。

他后来回忆说: 我这一走也很难有机会再回到那里了。因此,我必须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 我偷了那辆自行车。

战后,他生活得十分美满。然而,有件心事却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我偷了一辆自行车,这使我心中一直不安。

1992年,在这件事发生了近半个世纪之际。罗杰·约翰逊重访故地。他花了19000英镑订购了英国著名的 RaleTgn 公司制造的100辆崭新的自行车,赠给这个地区的儿童,了却了自己近50年的一桩 心事 。

那天,当他再一次重新踏上那块土地时,不禁热泪盈眶,而小镇上的英国人则像欢迎英雄凯旋般地欢迎这位诚实的美国人。

这一诚实美国人的事例说明一个道理:即使为了正确的目的,如果你做了一件错事,性质也不能改变。同时也说明:虽然偷车的事实不能改变,但是,你可以以诚实的态度来面对它,弥补它,从而改变人们对你的评价。

也许许多人会认为罗杰太傻:首先,因 革命需要 而偷不算偷;其次,没有人知道是自己偷的;再者,过了近50年后再去还债,更是多此一举。

难道不是吗?在我们周围,不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视 成者王侯败者寇 为真理吗?这真是悲哀!这样的观念会鼓励一些人为了自己或小群体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这会严重破坏社会规则,从而极大地损害社会主体的利益。

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超我的氛围,那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

诚实守信,败者亦英雄,敬仰之;阴谋诡计,胜者也猪狗,唾弃之。

一个人再有钱有地位,如果这些金钱和职位来路不正,也应受到鄙视。

美国西部牛仔及英国绅士间的决斗,就是以诚实守信为前提,死都光荣。如果背后打黑枪,胜之不武,人人可以诛而灭之。靠着这种死守规则的精神,英国和美国建立了现代文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时代发展了,现在,我并不赞赏西部牛仔的那种决斗行为,却赞同那种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那种宁死也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文化。

我们曾经有过崇尚正人君子的过去,因而我们也有过在世界上傲视其他国家的盛世辉煌。 大丈夫,行的端,坐的正 曾经是令人骄傲的誓言,现在却常常被冠以 死板 、 不灵活 、 一根筋 、 傻瓜 一类的帽子,这难道不是我们由盛而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吗?

现在是到了我们为诚信守法的 傻瓜 们平反的时候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走向开放的市场经济,急剧转变过程中,遵守 游戏规则 才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规则至上

我们在西方的电影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国外警察在职责与人情相冲突的时候经常表现出两种行为: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后果严重,一定要职责为先。嫌疑犯最后举手投降,警察在情感上真想开枪毙了他,但最后还是没有开枪 超我的力量让自我变得足够强大,控制住本我的冲动情绪。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也会考虑情感因素。此时,警察会转身,假装没看见。其意思非常明确: 我没看见,不知道,可以不管,如果我看见听见,就得管。 送个人情,但不能违反职责,也就是说,心中还是把规则法律放在重要的位置 人情送出去,法则心中留。

这些小小的细节,却反映着大原则、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