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任由非法的盗版侵权行为泛滥,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人民大众。
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利己),鼓励创新(利人),发展生产力(利国家)。
不提倡 损己利人
有人说 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这类的 损己利人 的行为是高尚的,应该大力提倡。这里我们通常所说的 损己 是以公众群体的评判标准来定义的,即以群体的观点来认定个体的行为是损己利人,而且多数情况下是指物质上的损己。其实,行为人得到的精神上的自豪感和愉悦感却往往是被大家所忽视的,所以,严格地说,其本质上还是有利己成分的。
当然,对于这种利人的高尚行为,我们可以赞赏,但是,真的不应该大力提倡否定自己、损耗自己的行为。因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只是对别人有利,却对自己不利甚至损己(物质上的),那么其个体便不能健康成长,其利人行为也难以持久,最终无法继续利人。
所以,一个人仅仅精神利己是不够的,因为人类生存是主要的,只有物质丰富之后,个体才会把利人行为长期化,也才会有能力将利人行为坚持下去。
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李嘉诚的捐助行为,假如他们捐得自己都吃不上饭,那么这类行为是无法持久的。试想想:当一个人一直耗损自己,最后连自己都无法点燃时,如何去照亮别人?
因此,为了保持长久的利人,利己也是应该理解和赞同的。 天助者,自助者也 ,人首先要自助,才能助人。我们提倡追求个人的成功,然后再带动其他人迈向成功,让自己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走向共同富裕。
一般来说,只要个人成功了,就必然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成功者办工厂 扩大了就业,销售产品 为别人提供了服务,交税 增加了社会的福利,消费 给别人带来了商机 可见,当一个人自己富有而充满能量时,就可以更好地利人,更多地回报社会。
当然,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也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人是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更多地为别人考虑的,应该尽力做到 抑私为公 ,这作为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确实能带来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可是,如果我们不能认清人的本性,一味地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 斗私反私 ,一心想彻底消灭人的 私 心,让人否定自己,一心为公,那么,这种做法虽然出自良好的愿望,却违背了人的本性,是注定不能持久的。
现在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越来越重视 保护私有财产 ,就是对人性的认同,这也必将换来生产力的更大解放,从而推动社会的更快发展。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利己损人,理解利己不损人,鼓励利己利人的双赢原则。只有互助合作,携手共进,我们的人生才能幸福美满,人类的明天才会光辉灿烂!
思想无罪
本我是隐秘的,是别人不易察觉的,许多时候你并不想将其公之与众。因此,本我常常是你一个人独自坐在台灯下,毫无顾忌地往日记本上倾诉的想法;是你独自散步时,浮现在脑海里的事物;是你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缘由;是你儿时一段特别的经历,浓缩、潜伏在你的内心,有时它以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梦中出现,让你自己都觉得奇怪。
本我仅仅是需要,而不加好坏的判断。比如你饿了,那么本我只告诉自我: 我饿了,想吃饭。 至于你以什么方式弄来吃的,是自己请朋友吃,还是想办法让别人来请你吃 本我不管,它只是向自我提出要求,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满足了它的要求就行。具体的方式是由自我来负责的。
所以,导致一个人行为恶劣的责任在于自我,而不在于本我有多少罪恶的想法。当本我有恶劣想法时(自我认为它恶劣,本我只知需要,不管好坏),如果自我能够顺利说服本我放弃这些,并降低本我的 温度 ,使它不至于沸腾到危险程度,那么,他依然是一个 好 人。
所谓高尚的人、卑鄙的人,其本我相差无几,只是自我修养的不同,才导致行为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