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剖析(2)

体心理得到正常而健康的发展,也使人类文明不断地朝着理想化的方向演变,本能的升华作用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为什么一个人成名后灵感消失

替代渠道使得本能冲动既符合社会的崇高理想,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人的本能需要。世界上许多大艺术家、画家、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本能的欲望,他们只好寄寓于想象性创造。

李白被压抑的本我在现实社会中无法满足,于是,他寄情于山水间,他的许多著名诗篇使他的本我在代用的渠道里奔腾释放。杜甫、白居易、苏东坡 他们在诗词中,为自己被压抑的情感找到了合理的释放。

生活中的许多失意者也会发现自己的潜在才能:人生体验,创作灵感流露笔端 孤独的台灯下洋洋洒洒地写日记,忧郁的神情下吟诗弄句,出口成章 可是,当他们志得意满,本我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时,创作才华却消失了。

就连那些政治家们的豪放诗篇、豪言壮语也多是创业艰难时留下的,而当他们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后,却再也写不出那种脍炙人口、震撼心灵的作品了。

失意的人有时间思索,也会促使其深思,成功后,只知享乐,哪有时间思考?

没有被压抑的冲动,就难有灵感的火花。这是许多小品演员、众多明星成名后创作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本我的诞生过程

人刚出生时仅有生理需要(物质需要),饿了吃,吃了睡。但随着生命的成长,人慢慢地有了精神的需要(本我的精神需要是后天形成的):怕孤独,喜欢有人跟自己玩,于是,他的哭闹开始有了吸引大人注意力的精神成分。周围人的关心、关注会使他有某种幸福感,也能体会到不被理睬的痛苦,人际关系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开始萌芽了。

此时,大人会用奖励、给好吃的、显示不高兴等手段,慢慢让婴儿懂得社会的一些习俗规则: 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做出某种行为 遵守某些约定。 婴儿理解并接受了这些约定 自我 随之形成。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介环节,是心理的 管理机构 。理智、文化、修养、觉悟等是自我的部分,它是本我的 检查官 和 思想工作者 。

自我是在幼儿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后天的学习以及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

本我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想得到满足。可是,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在满足本我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本我,这样,大家才能相安无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管不顾地任由本我冲动就会导致外界的惩罚,反而增加紧张和痛苦的程度,人只有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人与环境的交往要求形成一个新的心理系统 自我。

一方面,自我是本我的检查官。它将本我的要求加以判断,一些外界认为是 好 的需要欲望,社会能够接受,自我会毫不犹豫地满足本我,于是,人会打心眼儿里高兴;还有一些想法欲求,经自我判断认为是不好的,为社会所不容,不能满足,自我会阻止或延缓本我的实现,此时,人会郁郁不乐。

另一方面,自我是本我的思想工作者。它会在不能满足本我需要的时候,做本我的思想工作,疏导本我,使它不至于 造反 。

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它总是尽量地、千方百计地按照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

那么,自我依据什么来检查本我的要求?根据什么来做本我的思想工作呢?根据是 超我。

超我是心理的外部环境。社会制度、法律、规则、道德、习俗等是超我的组成部分。

超我属于心理的最外一层,人的自我之所以有时会约束本我,是因为有超我的监督和可能的惩罚。

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如何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我用几个事例来说明:

比如,你在开会期间想喝水,这是一个需要(本我),它向检查官(自我)发出请求: 我想喝水。 自我根据超我的规定进行检查,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满足。 因为根据法律、道德、习俗的规定,一个文明人在开会期间喝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