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我的利他性(7)

就是其最有战斗力的时候。

三角债 削弱了竞争力

政府的重要工作是要制定详细的规则,并确保人们共同遵守。有秩序,就有效率,社会成本会降低,从而带来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心。

现在企业间严重的三角债问题,正是因为不遵守规则而产生的。三角债增加了我们的生产成本,严重削弱了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A企业说好月底给B企业货款,也签了合同,以示庄重承诺。B企业按计划向C企业预定了设备。可是,到了31日,没有钱来,B企业主管着急了,赶紧打电话给A企业询问究竟。

A说: 我想给你钱,可下游没给我钱,我现在没法给你。

B说: 咱们是签了合同的,我现在等着你的钱来订货,要不我的工人可就没活儿干了。

A: 那我不管,反正我账上没钱。你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怎么着?

B: #$%&

B企业主管只好给C企业老总打电话: 老总啊,A企业还没有给我钱,所以,我现在账上的钱不够,能不能把你的货先发过来?

C: 不行,你不给钱,我怎么发货?

于是,B企业的工人闲下来,没有活儿干,A企业的工人也闲着,因为他的账上没钱,C企业的产品没卖出去,工人没领到工资,也处于停产状态。

这样,诚信的缺失让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了,三角债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再便宜,其产品也是没有竞争力的。

令人气愤的是,一些企业还是故意拖欠、蓄意骗贷,君不见许多企业欠银行的钱,最后只能由国家来埋单?某些个人欠钱也不觉得惭愧,贷款不还,房子照样住得安稳,车子照样开得欢实,过得比谁都舒服。

即使被法院处理后,其信誉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原因是缺失信誉后付出的成本太低,自然,许多人会铤而走险,以至于企业和个人造假现象泛滥成灾。

如此重金钱轻信誉的企业或个人怎么会有更好的未来?

所以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加大惩罚的力度,对于一些破坏规则、触犯法律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下场,这样法律规则才有威慑力。而且,对于违法者只有经济处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全社会的舆论要反对违法行为,倡导守规则重信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超我氛围。

市场经济呼唤规则意识

有人认为,能骗别人是聪明的一种体现,其实,这不是聪明,你骗得一时,骗不得一世,人家会防着你的,你从此寸步难行。

真正的聪明是必须是以遵守规则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要做到既遵守规则又聪明,即正直和聪明。

一位富有商业经验的商人对儿子说: 正直就是当你与对方签订交货合同后,即使这份合同会令你破产,你也必须依期交货。 遵守规则,这是正直;儿子问: 那么什么是聪明呢? 商人说: 别签订这份合同。 事先用心,这是聪明。

遗憾的是我们国家许多人的所谓聪明,不是建立在遵守规则之上的聪明,而是建立在以钻规则之漏洞或者不遵守规则,甚至破坏规则的基础之上的。于是,就产生了 聪明 却没有效率的现象。

只有建立在正直和诚实基础上的聪明才是真正的智者,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目光长远者是真正的智者,目光短浅者不能称其为聪明。

当更多的人遵守规则的时候,社会才会产生更高的效率。

有人说: 真诚的人也有困难的时候,账上确实没钱怎么办?

那你可以借,向亲人借,向银行借 没钱借钱也要履行合同,才能理顺关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才有效率。

现在,有一种承诺,叫 先行赔付 ,这样非常好!你欠A的钱,当然先给A。至于B欠你的,那是你与B之间的事,你还了A的钱,再向B来追债,这才是正确的次序。总之,不能因为B欠你的,你就理所当然地欠A的,如此下去,B欠你,你欠A 没完没了!

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发表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作品中描写的人物个个形象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