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简历的标准是:陈述和自评完全符合事实;同时表述意境高于事实,充 分展示出自己的价值,给阅者强烈震撼,印象深刻。
一、内容是简历之魂,是招聘官摄取的要点。常见问题有: 1.重点不突出,似乎什么都做过、都能做,但看不出专长。现在对岗位的招 聘要求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什么都接触过又都不精通的万金油式的人选只在特 定条件下被看好,比如私人小企业,没有大的发展计划,找一个财务、行政、人 事、销售都懂些的人守摊儿,一人多能,节省成本。而这样的人选,让职位设置精 密化、专业化的大公司看中的机会就很小。
很多人把整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归入自己的工作经历,明眼人一看就不真实。
比如,财务部员工的简历,把出纳、成本、会计、预决算、投融资都纳入自个儿的 简历。你如果是普通员工,不可能一个人干这么"全活儿"的事,如果你是部门领 导,一般不做这么多具体工作,那么具体到你所在的岗位,你的职责是什么?你的 专长在哪里?从简历中看不出来。
2.没有个人特点,似曾相识,看后没印象。很多简历写得平淡无奇,几年工 作下来的所得、积累、进步,为企业的付出、贡献,关键时刻起的作用,和其他竞 聘者的差异等,没有展现出来。求职者要站在招聘官的角度想"我为什么要选择这 个人,而不是别人,他和这个岗位的契合点在哪里?他来能带来什么"。数百上千 人应聘一个岗位,你和他人的差异性是取胜的关键。如果用人单位认识到只有你是 最合适的,你就成功了,而前提是要看到你的特点和亮点,这些首先要让招聘官从 简历上看到。
3.时间不连续,招聘官很看重工作经历的连贯性,不喜欢时间和相关工作中 断的人。比如,一位职业女性生孩子后全职回家带孩子好几年,再上班必定有个重 新适应的过程;或者研发工程师出国学了几年语言,回来重拾老本行。这些人,都 不如几年来始终从事本岗位的人有竞争力。因为工作中断,他们的专业意识和技能 跟不上时代发展,难免老化和过时。
时间上描述模糊的简历,可能是求职人思维、做事不严谨所致,也可能因为 当事人有不好意思写明白的隐情。比如,有人一两年都没有正规工作,不愿写出来 让招聘官知道,又不敢造假,只好很笼统地写。
招聘主管很关注应聘者最近几年的经历是否符合岗位需求。比如,招聘一个 政府关系经理,他最好能够有发改委、市政府等客户资源和岗位经验。最近三年来 一直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和三年前从事这个岗位、现在早已改行的人相比较,前者肯 定更合适,将来对这个岗位的贡献也更好。简历上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应该从近向远 写,三年之前的经历只写亮点即可,过时的、现时作用不大的经历不写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