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失业阶段生活设计的重点就是想办法找到一份满意的、长期稳定 的工作。这就要从本篇第一节开始了,其实生活就是一个轮回。
我的一段求职经历 近年来,常有熟悉的人名冒出来,提醒我回想起已淡忘的一些经历。
"你认识×××吗?" 我想起来了,他是我中国平安人力资源部的同事,是麦肯锡人力资源改革小 组成员。我问:"他怎么了?" "他可是如雷贯耳的中国AAA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耶!" "我们公司的创始人是YY。"有人自豪地介绍。
"YY?是不是曾经做过美国某公司的CXO?"我的记忆之门又被推开一寸。
"对呀,就是他!你认识他?" 迎着吃惊的目光,我说:"我和他是同事,他是我当年招聘进来的。" 数年来我每天回家路过一块印着某家大公司Logo的巨大广告牌,偶然在朋友 处看到这家公司CEO的名片,我不禁脱口而出:"他是这家的CEO?"朋友问我 怎么认识他的,我说当年我帮他筹备的这家公司,现在它改名字了。
"某大公司通过猎头换了HRD。某人跳到某跨国企业做高管了。"职场人对 人员变动非常关注,人脉是资本嘛,无孔不入。我逐渐地发觉,受人们高度关注的 成功者中竟有这么多是我的同事和熟人。
常有人问我:你经历的职场舞台上满目名人和行业领袖,你怎么做到始终和 这么多精英共舞的?为什么你的身边总出职场名人? 我想了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十几年来始终供职于中国杰出的品牌企业, 卓越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员工,这些平台上的员工更容易成功,我身边的同事们一个个凤凰涅槃,所以我总能够和成功者有渊源;二是一定要供职于一个好平台,好平台不一定是龙头老大。好平台给予我上升的能力,能力助我找到好平台,好平台上我有机会进一步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关联关系。
2000年一个惬意的春日傍晚,我正苦苦地思虑未来职业发展。我是计算机专业,没有保险专业背景,而且我当时任职的公司组织结构中人岗匹配完整,没有空余岗位,人员非常稳定,流动性极小,我看不到上升空间。公司非常好,但我想有更大的发展。
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随意调着台, CCTV4的访谈节目中女嘉宾着一袭黑色中式套装,浓密的秀发向后抿拢,轻声细语地回顾在 IBM、微软工作经历和感悟,屏幕下方打出的字幕是"嘉宾打工女皇吴士宏 TCL集团副总裁、《逆风飞扬》作者、 前微软中国总经理"。
在她平静的叙述下,一个波澜壮阔、色彩纷呈的激情职场展现在我眼前,充满活力、创造力、平等公正、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潜能的IT业场景深深吸引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