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情况属于少数,大多数企业做不到,主要原因有: 1.管理者和操作者相关意识不强。
2.企业文化价值观和习惯性做法使然。
3.企业经费不宽裕。
某私人性质的公司人员流动很大,外地员工居多,老板对员工比较苛刻,员 工无可奈何地习惯了这种做法,所有辞职的人都在发薪日不辞而别,其他时间走的人从来不回来要当月的工资,生病或怀孕的员工干脆自己提出回家,也不给公司提条件,为什么?并不是员工不懂法或不想要,而是他们知道在这个环境里根本要不到。
寒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出版社,和领导产生芥蒂,寒性格内向,脾气 倔,和领导的关系一直疙疙瘩瘩的有问题。前不久,因为一篇稿子的处理意见不 同,寒和领导再次冷脸相对,一气之下跑回宿舍。
没想到,领导带着人事部门的人紧跟着破门而入,看见寒正蒙着被子躺在床 上生闷气,这下人证物证俱全:寒严重懈怠影响工作,不请假擅自离岗,纪律散 漫,不尊重上级,执行力不强,等等,单位决定予以辞退。寒收拾收拾,离开了工 作多年的地方。
"你什么也没问也没说,就这样走了?"我问他。事业单位也开除人?而且 如此轻易地打发掉事业编制内的人?这样的事情在企业里比较少见,因为人人都通 晓劳动法,一般情况下员工不会如此顺从。即使领导要求这样处理,HR也不能如 此草率简单。
"我不知道怎么做,难道不服从领导吗?我还可以说不、还可以抗争吗?" 他问。
对于不尽合理的情形,员工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一定要 用职业化的方式,运用一些实用性的技巧: 1.有理有据,说话、行事体现出良好的教养。
2.照常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尤其是和其他同事的接 口。
3.尽量争取周围人和关键人物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比如动员直接上级为自 己去周旋。
4.不用威胁、逼迫的手段,不能抱有鱼死网破的心态,个人对组织行使这样 的手段基本无效。
5.站在组织的角度想想他们的难处,以情动人,找出自己的特殊性,给组织 设计一个偏向你的理由和借口。
6.要向HR承诺,对单位处理自己个案的方式保密,即使你争取的是你的正当 权利。
在离职抗衡中,避免进入误区,这时你需要: 1.不无理取闹,不耍赖。
2.不故意难为组织和人力资源部。
3.只说自己的事,别牵扯别人。
4.不要过于强势或软弱可欺,不要使用阴谋手段,要光明正大、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