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3)

“是的,你曾经说过‘知道什么时候放弃,有时比知道什么时候坚持,更重要’”。她点点头,或许有些幽怨。多年以后,我偶尔还在想是否有些亏欠她,毕竟一个怀孕的女人不容易,但这就是职场,类似于这种“器重VS背叛”、“挽留VS决绝”的骨干时的复杂心情,在其后的岁月里我不断经历。

成就第二段职业选择,有机缘也有准备。机缘是因为在校创业的工作经历,让我的工作能力、对行业的了解、职业素养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去面试的之前,我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准备,了解应聘公司的企业情况,业务、高层、发展情况,准备了一些当前行业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在火车上仔细阅读。在会面的时候,个人的经历、得体的谈吐,敏锐的观点,让我相对容易的获得了自己心仪的职位。从真正意义上来说,这份工作才是我正二八经的以一个北漂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历程。

这一段为期5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这个公司,没有跳槽,发展还算顺利,从部门经理一直做到副总裁,5年里我学到很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相当多的提升,也有不少个中体会。这5年大致可以划分为——攻城掠地、稳定运行、主动离开三个阶段。4月的一个中午,我拉着自己的行李箱,抵达北京公司,先住在了公司的宿舍。进入公司以后,我颇是低调了一段时间,观察公司的生态环境,当时已经步入互联网的冬天,我刚进入公司,大裁员就发生了。我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充满动荡气息的公司,但这恰恰就是机会,乱世出英雄,攻城掠地、声名鹊起,越是混乱的地方,越能够脱颖而出,如果一切都循规蹈矩,那么你只能等着论资排辈了。基于此,我展开了一系列的“作战”计划,通过几个大的项目,让高层看到新的希望,新的思路和火花,当时年轻气盛,甚至与一些意见相左的人展开激烈的唇枪舌剑,甚至发展到拍桌子的地步,也许是因为这样激烈的对抗,我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少数的反对者陆续离开。这样做对不对且不评论,但它为我争取了大的上升空间,也许那时候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顾虑太多人的感受,就没有机会了。正是因为年轻,我敢于这样去争取了,也容易获得别人的原谅。通过这种积极表现、勇敢表达的做法,适当的释放出自己的权力欲望,这反而会让公司的高层眼前一亮,在此后不久我被任命为总监,开始掌管运营、市场、销售等核心业务部门,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成为公司的核心骨干成员。

如果说第一阶段,我是用自己的拼命三郎做法、个人攻坚能力来赢得发展。第二阶段,则更需要重视团队的作用,注重个人管理能力的提升,协调组织能力。通过身先士卒的工作,与团队朋友交心,带出了一个能打硬仗、团结一心的工作团队,大家工作的氛围和气氛很好,至今我仍常常想起一个情景,大家为了重要的项目能够一起加班到深夜,走出公司的大门,发现多年不见的大雪倏然而至,我们一群人搭着肩膀,嘎吱嘎吱的踩着厚厚的雪,回到宿舍。带领团队的这个阶段,我兼顾着管理和实际的工作,相当多的时间留在公司,每天大概要工作10-14小时,经常晚上10点以后才回到宿舍。那段日子却并不觉得辛苦,年轻人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吧,回想起来可能也透支太多,体重的日益增加就是明证。随着对公司掌控能力的增加,北京公司开始按照我的思路运转,而我也在公司高层、客户、团队以及生活之间游刃有余。公司的产品定型,市场稳步推进,销售上也有了很大起色,算是进入了一个公司历史上的中兴阶段,相对平稳的运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