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关于人际。
谁与谁不合,谁又嫉妒谁,给谁小鞋子传传,A是B的小舅子的二姨父,C是D的后台,E是F眼中的红人,人际关系的纠缠复杂,流言猜测也就漫天飞。
其四、关于能力。
我认为他不能胜任这个职务,就等着看他的笑话吧;他能力根本就不行,一点都没有大将风度,根本无法驾驭整个团队。属下对于“无能管理者”的抨击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其五、关于秘密。
公司要裁员了,xx经理在外面有兼职的第二份工作哦,老板又偷偷给小S加薪了。秘密,一旦被透露出去,其风传速度也许是最快的。
以上都是有害流言的分类,流言是否一定全部是有害的呢?
未必!流言还有一种功能,那就是自我包装,也是著名的娱乐圈炒作手法。“xx剧组,剧照泄密,严重声讨”、“xx女星与xx大腕关系非同寻常”,绯闻、车祸、婚姻都可以通过流言的搅拌后,成为自我包装手法。
职场上,似乎也可以效仿之。
“成长空间太小,我在犹豫是否离开公司”、“哦,刚是猎头公司的电话,想挖角”,这种流言通过其他同事的口口相传,到了高层耳朵里面,如果你足够重要,他们会考虑给你这匹马儿多点草料。
“我跟xx专家很熟悉,他是我的校友”、“你认识xx领导吗,他儿子跟我同班”,给客户传递一些虚虚实实的信息,对方也许会因为这些高看你一眼哦。
“我曾经一个人单枪匹马,拿下过上千万的大单”、“这样的网站,过去我们都做过”,给下属传递这样的讯息,并通过一定的事实加以佐证,你的能力与权威似乎也可以被拔高。
当然,流言毕竟因为其天然的虚构成分,会带来一定风险。自我包装的流言,适可而止!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自我保护,避免被他人的流言所伤!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段话被N多人引用来证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流言。在职场上,如果你真的这么去处理的话,多数时候是不奏效的。且不说你没办法跟老和尚似的等上三五七年,职场本身就时不我待,多数流言并不会因为你的忍耐而自动消失,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加以处理是不对的。当面锣对面鼓,直接去质问,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似乎也不怎么高明。那么到底应该怎样面对职场流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