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菜鸟之技,无招胜有招(9)

7) 练就超强撰写力

在所有进入社会工作阶段的职业人,如果要让我说出一个最有效的能力,我可能首推“超强的撰写能力”,注意是最有效而不是最重要,之所以说它有效,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周围一些朋友的经验总结。有这么一个规律,无论是在官场还是企业,凡是被称为“笔杆子”的人都是相当被欣赏、容易得到提拔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当前工作环境中,会说的人多,会干的人多,会写的人少。这个跟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中国人对文字的恐惧,有着一些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写”是一门很重要的技能,对内策划、报告、文件起草、工作总结、会议纪要,对外实施方案、竞标、沟通联络、合同,无一不是要落实到文字上,无论多少人发表多少意见,陈述多少创意,最终能把文字稿拿出来的,就是集大成者,是所有功劳的汇集者,很容易把所有人智慧的光环都套到你头上了。

超强撰写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词上:

思维强:意味着撰写者必须拥有强化的思维能力,很迅速的对于撰写的主题有明晰的理解,进行快速的解构、组合,提出自己的见解,既有普通的视角,也要有独特的观点。

条理清:在思维结构之后,迅速把提纲列出,把你认为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列出来,列完之后,用这么个条框来框一下,背景(项目)分析、任务目标、解决办法(思路)、人力架构、时间&目标节点、财务预算、所需资源支持,看是否符合,基本上来说大多数的工作文档,超不出这个八股文。

资料多: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凡是见到与你工作相关、行业相关,有参考价值的文档,就拷贝粘贴到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积累的多了,就像一个百宝箱,随手可以拿出一些珍珠玛瑙,这就是知识管理的萌芽,在后面我们还会专门讲到这个东西。

组织快:目录整列完毕之后,要进行快速的语言文字组织撰写,要想写的快,必须占据足够的信息资源,平时注意积累各种素材,这样在需要时就可以得心应手的找到,进行大篇幅的组织和框架复制。说的坦白一点叫做“剪刀+浆糊”,很多时候我们所撰写的并不是原创文章或者论文,因此允许借鉴甚至是引述原有的基础,从互联网、知识库获取文档所需的资料,根据框架的要求填入,必要的情况下对文字内容进行润色,进行“中文-中文”的翻译工作,洗掉其原有的特征,就似乎成了你的原创。

重点亮:超强的撰写者尤其要注意亮点的体现,有完整的框架但没有亮点,就缺少画龙点睛的部分,重点的选择一般是选择诉求点,也就是你的强化你的目标感觉,达成目的,其次是选择实现过程的创新手段,容易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厚薄变:厚积薄发,还是由薄到厚,这是需要看撰写的目标,一般针对领导的要言简意赅,指出要点,而面对竞标方案、学术、专家、客户等,则一定要体现出文档的厚度,除了体现方案的详细和缜密之外,还能体现的就是专业精神,以及对文档阅读对象的尊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