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中层之术,见招要拆招(3)

会议,多人聚在一起,其目的不外如下:

第一,决策,应该说决策是会议最重要、最常见的目的。很多问题当常规流程无法解决,无法决定,无法协调的时候,就不得不诉诸会议,或借用民主智慧,或是领导拍板,最终能够达成一致意见,获得解决方案,按照决议执行,大家也就无怨无悔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会议往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中共历史上几次重要的会议则足以彪炳史册。

决策,虽然最后是以集体会议的形式确定的,但也不折不扣的是一个交流、沟通、交锋,甚至是斗争的结果,每个参会的人都希望获得一个自己认为有利的决策结果,事实上虽然与会各方相互妥协,但也总会有春风得意的一方,失魂落魄的一方。会,相会则必交锋。如何在交锋中能够胜出,获得一个满意的决策,这里面也是颇有门道的,请看“会议决策图”。

上图中可以看到,如果想获得最终有利决策,可能会通过几种作用力达成目的。

多数人支持,也就是你在会前已经跟不少人做过工作,或者你的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自然会获得多数人的投票,但莫高兴太早,多数人支持对决策效果的影响是最小的。过火的话,还会引起决策层的政治警觉。

影响力支持,获得在企业中拥有较高地位、较强影响力的人,支持你的观点,他们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你,影响决策者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重要的影响力之间是存在角力的,他们往往并不能形成合力,你只能依靠其中一股。

鹬蚌相争,这种情况常见于在会上两方较强势的闹得不可开交,各拉战阵,决策者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第三方案,以冷却不知好歹或不知如何平衡的鹬与蚌,从而让渔翁得利。所以,会议有时候是个中庸的结果,最好的和最坏的都未必能成功,中不溜的反而可能是最有希望的。

军令状,诸葛亮一开始是犹豫派不派马谡的守街亭的,当马谡一拍脑门说,我要立军令状的时候,一生谨慎的诸葛也开始迷糊了。军令状的魔力就在于此,能够以身家性命或个人利益做为担保,当你能豁出来的时候,与你相争的人怕了,决策者头脑发昏了,于是你希望的决策达成。这个法子,慎用,药力过猛。

决策者支持,这是最根本,也最容易的办法,当决策者是个有主见的领导时,研究其思路,提出解决方案,就是最容易获得他支持的方法,这时候你已经成了他的代言人,你们的利益趋于一致了,就算是力排众议,他也会鼎力支持的。

第二,信息传递。一圈人围坐在一起,话一说,都听见了,会议的第二个职能就是信息传递,也就是信息的传递。信息通过语言、形体、神态等方式在参会人之间进行沟通传递,这些信息传递的结果,大概有几种:其一告知,把情况通报出来,不需要对方有什么表态,只是告诉你;其二,刺激,通过信息的传递刺激对方发生反应,比如兴奋、激动、荣耀,新创意等,这些反应会融入到工作中去;其三,共享,你把你知道的告诉我,我把我知道的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