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亮点决胜
在你规划的过程中,以及完成之后,审慎的问一下自己,这个作品是否有足够的亮点?如果没有发现没有什么让人惊喜,那还是重新回顾来过吧,平淡无奇是最惹人生厌的规划。如何创造亮点呢,第一招是没人见过,所谓没人见过不是说真的是你第一个提出来,而是你身边的大部分人没见过,你提出来,那就是亮点了;第二招,事情本身别人都见过,也都知道,但你用另外一种方法表述出来,给它穿一套全新的外衣。第三招,亮点是组合出来的,原本大家只是分裂的看到了一些事情,但没有把它组合在一起。亮点的方式还有很多,但亮点是决胜关键因素之一。
(四) 必要跨界
产品设计是一个整体流程,有调研、规划、圆型、制作、开发、测试、量产等很多个环节,作为产品灵魂的规划,非常有必要在原型制作、开发等环节进行必要的跨界,需要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一是容易沟通,很多开发者不能理解规划者的意图,是因为规划者不能用相对技术化的语言给开发者讲述,相对跨界就容易沟通的多;二是,不容易被人蒙,老实说很多技术人员会夸大难度,以争取更多的时间,避免工作过度的劳累,在这个时候能够适当跨界,呵呵,就会少被人蒙事了。
产品设计是一个相对综合的工作,以上四条方法是很通行的,可以试着在其他领域也用用这些办法,会有很好的收获的。
9) 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有时候在与别人沟通时,看上去谈的兴高采烈,相见恨晚,甚至是已经确凿无疑的形成结论了,兴冲冲的回去汇报。结果再次见面时,一切物是人非,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听懂对方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完全照着字面上去理解对方的话语,没有顾及当时的背景、情势,甚至对方的眼神、声调和语气。
弦外之音是一种沟通的高级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有话不明说。通过暗示、类比、语气、旁敲侧击等多种方式,把自己要表达的意图传递给对方。把一些不能明说、不好明说、不便明说的事情,通过这种沟通技巧传达出去。这种弯弯绕、兜圈圈的沟通方式,的确不如直来直去痛快,让人猜来猜去不说,一旦听不懂弦外之音,无法接收对方的言外之意,双方的沟通也即宣告失败!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这么热衷于弦外之音的交流方式呢?
其好处有三:
表达不便直言:有些话,不变直接说出来,于是用故事、寓言,或者是举例子等方式,旁敲侧击,期待对方自我开悟,能够理解个中深意。
刺探对方虚实:用若有若无的弦外之音,刺探对方的诚意或虚实,如果对方就你的弦外之音做出反应(理解了,还是没理解),你即可根据反应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策略。
降低沟通风险:弦外之音也就是话里面的另一层含义,话可以作为证据、把柄,可话外音就不行了,它是一种不能被抓住隐藏意义,听懂了也就理解了,听不懂也就自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