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并发挥,一个人的学识毕竟有限,更多的是汲取别人的营养,然后加以发挥,成为自己的独到观点,虽有些剽窃嫌疑,但只要你不说这完全是你原创,恐怕也是没什么罪过的一种方法。同样也举个例子,我很喜欢看《蜡笔小新》,里面也有很多经典台词,有一次看到别人评论“小新的身上投射了一个男人的影子,把很多现实生活中男人无法实现的东西,用卡通的方式表达出来。”果然不错,小新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成年男人释放压力与欲望的代言,恶搞父母、师长这样代表领导的人,光天化日掀开女人的裙子,看清内裤的颜色,色迷迷的问小姐你喜欢不喜欢吃辣椒,每个人就都是小新。我把这个观点与很多人分享过,均认为有颇有见地,这不过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观点特别而已。
如果你的见解跟大部分人不一样,很多时候你不会得到赞同,但如果你的见解跟大部分人永远一样,那么你永远属于沉默的大多数,要知道“有能力的人,永远是站在集体的对面”。
独到的见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独特的你。
22) 消除过敏体质,耐得人生打击
敏感,就是说感觉比较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敏而好学、敏捷、敏锐,都是很不错的夸人用词,对世界多样性的感知,能够激发人内心的丰富性,展示出更强大的创造性、延展性,这是好事。然,单独就敏感这个词而言,虽说是一个中性词,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被不知不觉的贬义化了,说一个人“敏感”,往往并不是夸他感觉敏锐,而是影射其“疑神疑鬼、捕风捉影”,在常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却没有抵抗力,在应该信任的时候怀疑。公平起见,我们把这种情况定义为——过敏——过于敏感,即对某些状况、物质、心理境遇所产生的超出常规或病态性的反应。显然,过敏的后果比敏感要严重的多,敏感过敏的人不单是心理受伤、煎熬,而且会把这种内伤转化为行动或其他宣泄、报复手段。
人需要敏感,因月落花残而忧伤,因雾霭茫茫而惆怅,也因为敏锐的感知周围的人和事儿,做出正确的判断,给出丰富多彩的解读,但这个敏感是良性的,积极的,至少是没有烦恼的敏感。然而,一旦敏感被用于猜忌、疑虑、忧心忡忡所驾驭,就失去了敏感存在的意义,成为过敏。过敏会给人带来诸多烦恼,一点小事就怀疑别人针对自己,一句玩笑要郁闷好几天,正常的小挫折就一蹶不振。过敏的人,就如同顶花带刺的嫩黄瓜,伸手一摸,花残刺断皮儿受伤,而对方也必定被过于敏感的刺儿扎的难受。这时候,敏感往往跟脆弱成为姊妹,生活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碰撞、挫折、风吹雨打到哪儿都是,如果总是一副过敏体质,弱不禁风的样子,恐怕没走上几步就已经内外交困了,所以人可以敏感,但要学习如何消除“过敏”,这样才能耐得打击,生根发芽。
消除过敏体质,我有三剂药方:
其一,人至贱则无敌。贱,命如草芥,虽没什么格调,但生的茁壮,长的迅速。贱本身就不是什么贬义词,贱人,只不过是说我们更能够承受别人的不齿,承受无端的打击。把自己给自己立的神坛上拉下来,你不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贱人”而已,因为不高贵,也就没什么好自怨自艾的,也没什么好过敏的。受点小罪,被人耻笑,也是正常的,而且应该感谢这些生活的捉弄,它让我们贱的更有价值。活得贱点没什么不好!贱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且是引人快乐,助人成功的高级生活态度!人见人爱的“见”绝对是个通假字,正解为“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