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菜鸟之技,无招胜有招(6)

6. 花几分钟时间,整理好本周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很简单就行,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当开周例会的时候,嘡嘡嘡,用相声里贯口的技巧把自己负责的工作情况汇报出来,如果觉得不够多,可以把一项拆成两项说。这显示了你的计划性和进度控制能力。

7. 当别人问你一件事情,你突然发现自己茫然无知时,可以不用嗫嚅着说“我不知道”,而可以说“恩,让我考虑一下/让我整理一下情况,2小时候答复你,好吗?”这充分显示了你的审慎,不轻率,又适当为自己争取了时间。

8. “这件案子,是在xx经理的指导下,我和小王一起策划出来的。”当领导问起方案是谁所做时,你可以这么回答。这句话,进可攻——如果领导满意,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团队精神,为上司和同事争取认可;退可守——如果领导不满意,哈哈,这事儿可不光是我一个人干的。

9. 想让自己显得更专业?那就在谈论之前,疯狂恶补一下专业知识,多学几个专业名词,最好是英文的,看一些行业研究报告,发展趋势,最好是带数字的。当你祭出这些东西,就会显得你认真做了功课,而且专业学识很渊博。

10. 如果公司允许你们使用msn、qq,可以在上面时常加一些豪言壮语,让人看了知道你的心态很积极,在不断努力。切忌那种把灰色情绪挂上去,弄得一片凄凄惨惨戚戚,污染整个办公室的行为。

这10个小伎俩,其实是用来调节和包装工作心态的,工作中这样的善意伎俩还有不少,慢慢用着用着,就会逐渐内化为你的习惯,其实很多习惯都是从自我包装做起的。

5) 职场礼仪的犄角旮旯

现在是文明社会,大街上吸烟已经算是违法了,职场里面的文明也逐步被推广开了,有很多类似的讲座或者书籍,教导我们如何递名片、如何落座、如何打领带、如何吃西餐、如何用目光与对方交谈等等。与正统的商务礼仪教科书不同,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一些职场礼仪的犄角旮旯,翻译过来说也就是一些平时不大被注意的细节。这倒不是说正规商务礼仪不重要,我也真诚的建议正统的商务礼仪方面倒真是应该找一本书系统的看一下,那属于识大体的范畴。有种说法是“细节决定成败”,那我们就来看一些有意思的职场礼仪的犄角旮旯。

会场:进入会场,按照名签选择座位,没有名签的按照自己的身份,选择座位,不明确自己身份的那就先坐在后排,等其他人落座了,再行选择。开会的时候,尤其是小会场,保持安静,喝水不要出声,对主持人和发言人保持积极的关注。无论你是谁,电话一定要静音,如果是振动模式不要放在桌子上,在桌子上的振动声音更烦人,不得不接听的电话,尽量起身离开会场。中途离开会场的,动作尽量小,从人群的弱侧出入,以不引起他人注意为好。

电梯间:自己乘坐电梯就无所谓了,如果是遇见领导或者陪同客户等,快到电梯间时快走几步,提前按上/下按钮,电梯门打开你先行步入,一手按住“开”,另一手可挡住电梯侧门,领导或客人进入完毕后,按下要去的楼层按钮;行进中有其他人员进入,可主动询问要去几楼,帮忙按下。电梯内,如果人多,则不必非要寒暄,如果人很少,则可以寒暄几句天气、路途等。到达目的地楼层,一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手做出请出的动作。领导或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刻步出电梯,并热情引导行进的方向。补充一句,开门和开电梯的小礼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