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菜鸟之技,无招胜有招(7)

洗手间:自从厕所被洗手间的概念替换,其环境的整洁程度、光亮程度也大为提升,尤其是五星级酒店的洗手间颇为辉煌,但即便是如此,好像洗手间也不是一个合适的社交场所,但一栋大楼里面的洗手间数量有限,且人三急起来也不分时候,难免会在洗手间遇到同事、领导或客户。除了自己个人的整洁、干净,拉好裤链这些份内之外,见到人打招呼有点尴尬,握手就更免了。如果是短时错身而过,可面带微笑点头,称呼一下对方职务,比如“你好,李总”,如果是时间略长,可寒暄两句“最近工作挺忙吧?”,对于中国人常说的“吃了吗?”这句问候语,还是算了吧。

手机铃声:自从韩国人发明了彩铃,这下子手机成了个性的天地,一个比一个搞怪,一个比一个友邦惊诧。说实在的有几次打通电话,被那边的彩铃吓了一跳,个性不是错,个性到不分场合的吓人就是你的错了,试想一下如果领导或者客户打给你,如果响起“爸爸,接电话”、“汪、汪”这样的手机铃声不仅会显得很不严肃,而且与自身身份不符。同样,在工作期间,如果有人拨打手机联系公事时,却听到“我就不接电话呀,我就不接电话,别人的电话我都接,我就不接你电话”听到这样的搞怪的彩铃,未必就先赞一个你很有个性吧,可能还是多少会觉得你不够稳重成熟。

邮件行文:有些人写邮件习惯不写抬头,空着就发过去了,普通同事还好,对客户或者领导就有些不尊重了。邮件的另外一个礼仪,标题尽量能概括整个内容,比如“关于xx项目预算的报告”,这样很直接的就能判断出邮件的重要性,知情权落实的很好,有的人直接标题写个“王总你好”就发过来了,就得打开邮件之后才看到,原来是一个转发的笑话,浪费时间。

称呼:称呼是人际交往礼仪中极为重要的事情,称呼得体交往气氛就较为融洽,若称呼的不妥当则很容易让他人产生立即的反感。称呼更是一种随着环境改变,入乡随俗的东西,切不可把称呼的环境混淆了,比如就算你和上司关系很好,在与客户见面的时候也最好称其“x总”,而不是直呼其名,甚至是“老x”。职场上一般有三种称呼方式,一种是尊称,或以职位,或以性别尊称,适合于比较正式的场合,诸如“xx社长、xx总监,xx女士、xx小姐”等;第二种是洋气一点的,称呼英文名字,比如“leo、victor”等;第三种是套近乎的称谓,比如跟客户熟络之后,可称呼“xx兄,xx大哥”等。

职场上的一些礼仪细节,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素养,注重对自己的包装,得体与不得体,懂事与不懂事,往往成为职场评价人的一个重要砝码,注重职场礼仪,使之成为个人习惯,定能为自己加分增色。

6) 弱小的匕首——切入点

当入职场渐深,接触的工作难度逐渐加大,甚至让你自己独自去处理一件事情,一个项目的时候,颇觉得有些吃力,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候,你应当会想起一个词——“切入点”。

什么是切入点?很多人在很多场合都在说这个词,似乎这是一把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能够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迅速抓住关键点、抓住痛脚,从而势如破竹的去解决问题。

有人以为,切入点就是重点,或者说切入点是画龙点睛的“睛”,纲举目张的“纲”,其实这都是有些误解的,不是很准确,如果照这个理解去做切入,不但难以对症,还很容易造成整体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