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菜鸟之技,无招胜有招(22)

13) 你也能口若悬河

看到一片大白菜,心理上过关了,现在我们谈谈如何过口头,嘴皮子这一关。

首先抛弃你那些锦心绣口、出口成章的愚蠢想法,想要说话自然流畅、谈笑风生,关键是不要在心里字斟句酌,越想说出条例性强、词句优美的话,就越会难于开口,变得越来越胆怯。有话就说,不要掂量,心里出现了一个念头,就把它说出来!不要总是计划着去怎样讲才显得更优秀,更老练,因为在你仔细琢磨的时候,大家可能已经谈起另外一件事情,没人再听你深思熟虑想好要说的话了。当你不假思索的说出来,哪怕腿在发抖,手心出汗,心怦怦在跳,你会欣然的发现,没有人会在乎你说的多么差,也没有人会惊讶你说的多么优秀,说话就是这么平常的一件事情。

参与进去,不要总是置身事外,看到别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偷偷走开,或默默的倾听这不是你的风格,不要管漂亮不漂亮,甚至不管自己观点的对错,要勇敢的介入进去,朴实的把你的话说出来,不要顾虑后果如何,想说什么就说出来,因为讲错话并不奇怪,也没有什么可笑的,发表观点的时候发生失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任何人都会有说错话的时候,无论是韩乔生还是小布什,不也没什么嘛,更何况是你。

说出以后再斟酌,把话讲出之后,发现有瑕疵,或者表达的不够完善,其实是有很多机会来修正的,只要谈话没有结束,你可以说“刚才说的可能不是很清晰,我的意思是……”或者,我想说的实际上是……”总之,你是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的,完全可以弥补首次表达的不足或失误。随着你勇敢的说出口,会发现一次性表达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修补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大多数人不敢讲出来,除了因为怕说错了丢面子以外,更重要的是怕权威,总觉得在座其他人比自己强,说的话比自己更有趣,是全场的闪亮焦点,其实要知道谁也不比谁强多少,据我所知很多大集团的CEO们,接受电视采访之前也会重复不断的背稿子,生怕出错,所以大家在母语表达上,基本水准是差不多的。另外一点,就算是有权威在场,你要知道之所以能当上权威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包容,他们更善于包容你发言的错误,而不会轻易的取笑。

最后一条,大声说出来,你的声音够洪亮吗?够铿锵有力吗?够富有上扬语调的激情色彩吗?相声演员、话剧演员这些靠语言出家的,都强调在剧场演出的时候要使得最后一排的人也听的真真的,我曾亲自调教过几个说话声音比较小的人,经过很多次的提醒,会发现当他们大声的说出来的时候,以前凝结在他们身上不自信、唯唯诺诺、小心翼翼、没有主见的色彩,一扫而光。当你声音小的像蚊子一样,那么别人最多只能把你当成苍蝇那么大,当你的声音像狮子的时候,哪怕你本身是一只小猫,权威感会自己冒出来。

其他一些什么抑扬顿挫、引起别人注意、肢体语言等技巧问题,这里不做赘述,可以参照一些专业书籍。

14) 一句话归纳概括

所谓从薄到厚,就是一个人能够把1看成10,而从厚到薄就是能够把10看成1。1-10,是把简单的切分成复杂的,以缜密、发散的思路看待问题,做到不遗漏,找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和片断。10-1,就是把不同的很多事情杂糅起来,找到其共同的特征,进行分门别类,进行高度的总结概括,发现规律。善于分拆事物,训练发散思维可以锻造人的执行能力,和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诸多细节,也能从容抽丝剥茧;而善于归纳事物,训练概括能力,则是培养人的领袖能力,掌握宏观,把握规律,开启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