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中层之术,见招要拆招(18)

好的菜谱是宴席成功的开始,一组不管不顾、不合时宜的菜谱则往往会把事情搞糟。没有用心修炼过这门艺术的,要么钱花的不少,客人却吃的不满意,剩一桌残羹冷炙;要么盆干碗净,大家还是没吃饱;要么最后买单时候,瞪大眼睛,心在流血……

所以,点菜应该成为职场一门课,至少是选修课,认真了解其环节和内容,方能有备无患。

在职场宴席,点菜这件事儿,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人、地、时、钱、菜五个要素,让我们一一分析。

人。点菜的人。这个角色一般并不简单,他绝对不是主方的最高长官,除非他是一个认为美食比商务会谈更重要的食客;也不会是主方最低职务的人,除非老板觉得这顿饭无足轻重;作为老板,他可以在点菜完毕的最后,决定酒水一项,这既给老板省略了诸多繁复环节,又给了老板最后一锤定音的选择。

作为客人,一般都会放弃点菜的权利,这一方面是为了尊重主方,另一方面也是避免让人觉得自己是攒了好几天没吃饭专门等这顿来着。当然,你必须问清楚客人的忌口——是否吃辣、是否回民、是否服药、是否海鲜过敏等等;如有老人、小孩注意点几个对牙要求不高的菜。在客随主变的大前提下,这是他们最最重要的权利了。如果碰见真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客人,就咬牙随他吧,人点击个菜之后,你视乎预算,增加一两个添彩的菜就齐活了。

负责点菜的人,一般来说是主方办事比较靠谱的老板行政类主管,如果这类角色缺席则会落在随从中层的身上,他需要有一定的见识,能够判断场面的大小,均衡各方的口味和菜品特色等诸多因素,才不至于把事儿办砸。所以,凡是那些可能随从老板出去吃饭的中层,这是一门你必须学习的课程。

地。吃饭的地儿。选择吃饭的地点,一般要考虑这几个因素:客方的需求,看对方是喜欢本地的特色菜,还是说喜欢家乡本帮菜,一般这两种不会有什么大错。会谈环境要求,根据会谈的内容,如果是较为私密的洽谈则需要选择环境较为安静的地方或包间。预算支出,大概这顿饭是什么规格,大致人均消费水平如何,心里要有谱。交通方便,充分主客双方出席饭局的交通路程、停车位、是否好找等因素,时间有时候比吃饭更重要。

时,吃饭的时间。我们一般不会请人吃早餐,不过偶尔有陪客人共进早餐的,时间宜控制较短;午餐和晚餐一般会作为正式的商务宴请,时间可控制在2-3小时之内,饭也吃完了,事儿也谈差不多了。根据这个时间,您点的菜,可别战线拉的很长,有的菜品要炖几个小时,这样式儿的,如果非要吃,您最好提前预订。

点菜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之内,千万别老板们寒暄了1小时,好家伙,您还跟服务员请教有什么特色菜呢。

钱,可能不是你的,但千万别大手大脚啊,能够用较为合理的价格,点一桌对得起老板和客人身份与口味的菜肴,才会被老板赏识你会办事儿。我们常说“一俊遮百丑”,在饭桌上这一点也适用——不必所有菜都十分昂贵,这样反而显不出来,应该是在较有特色的基础上,来1-2道提升档次的菜肴。另外,酒水,尤其是红酒,实在是个花钱的玩意儿,有时候一桌子菜都不如这瓶酒贵,这东西我们前面说了可以让老板来决策。

菜,这是最后综合水平的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