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中层之术,见招要拆招(26)

所谓不想让人听懂的,妙用不少。一个行业专家,坐在高台上讲经一般,无数专业词汇和缩略语,从他嘴里喷薄而出,虽然底下人基本没听懂,其气宇轩昂之神态、口若悬河之技术语句,足以让人们脑袋晕乎乎的,并且不得不承认他是专家,因为我们没听懂,不能妄加评判说人是跳大神的。

所谓想让人听懂的,比较容易解释,就是我们说话或作出动作,希望对方心领神会,明白我们的意图。为了让别人能听懂我们说话,甚至不惜做出挤眉弄眼、手舞足蹈的辅助动作。经过我的观察研究,在所有的沟通辅助行为里面,如果要票选一种最有价值的,那当属“举例子、打比方”。要感谢中国的小学教育,我记得在那时候就已经非常注重在写作文时候,要求运用这两个手段,这令我受益匪浅。

当我开始面对诸多不同领域的信息,也给不同领域的人宣讲我的意图时,总是以为自己讲解的很傻瓜了,大多数人都应该能够听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占有的信息量不同,知识管理领域认为很容易理解的词汇,比如KM,你给制造业的人去说的时候,他们就未必能听懂,即便你用中文“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他们也会茫然的望着你,不知所谓。

好,光说词汇他不懂,你开始尝试来表述概念,KM-知识管理,这是一种管理理念,它强调把组织内部能够指导人们工作的信息、经验、数据等,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整理、保存并固化下来,达到重用和共享,从而降低组织运行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我相信,大多数人听完这段解释之后,还是觉得脑袋涨涨的。好了,此时,你可以祭出杀手锏了——举例子!知识管理其实并不复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常见,比如说“现在公司里各部门每天产生很多的文档,策划,方案,图片等,这些实际上是很有价值的工作成果,但基本都散落在个人电脑,或者随便一扔,用的时候找不到,或者某人走了,全给你格式化了。这些就是老板花钱请员工创造的知识资产,应该分门别类、分权限的管理起来。这就是简单意义的知识管理了。”

举例子的好处在于,你用对方头脑里已有的、清晰的、简单的情景,去解释一个对方没有概念或没接触过的东西。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技法。你去给别人讲解的时候,要经常问自己,对方能听懂吗?

最好习惯性的在每段难懂的话后面加上一句话“比如说——”

你的话 听众心想 你解释 再举个例子

我的产品采用SSl加密技术 这是什么?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web加密技术之一。 比如,它可以承受黑客的攻击,不会让系统受到外来的侵害。

我们的网站面向白领用户。 这是什么意思? 白领用户是最具网络生活能力的人群之一。 比如,他们每周花在互联网的时间是2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