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角逐

明新公司招聘销售部经理和两名员工的消息公布后,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经过层层筛选,有三名青年脱颖而出,进入最后的考试。

不料,考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因为明新公司出的题是让大家在一个月内推销300台电脑,谁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公司就聘他为销售部经理,并给予每台电脑50元的提成。完不成任务的,就只能当一般员工,当然照样每台提成50元,但这个月公司绝不开一分钱工资。

明确任务后,小王、小李、小杨都着手开始自己的工作。

虎头虎脑的小王是个大学毕业生,刚踏入社会不久,接受任务后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急得火烧火燎的,于是他天天在街上转,往单位钻。有时,他忙得连午餐也没时间吃,全靠方便面充饥。

精明的小李已在生意场上打滚多年,虽然最近生意不景气准备另谋职业,但他对人情世故早已摸透了,接受任务后,他到处找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帮忙,时不时还给帮忙的人送点小礼物,请单位有决策权的要紧人物吃饭跳舞。虽然一天天下来,求爹拜娘似的低声下气让他很伤面子,但通过四处公关,他几乎每天都有电脑卖出。商场如战场,小王看到这一切,便认为经理非小李莫属了,在暗叹自己社交圈太窄的同时,他仍然卖力地推销着电脑,他知道,即使当明新公司的一般员工也不错,得留下个好印象。

而书生模样、研究生毕业的小杨则不同,从外地到这个城市应聘的他,几乎天天坐在临时办公室里上网,看到小王和小李到公司汇报成绩时,他只是点头微微一笑,脸上是捉摸不透的表情。对这些小王、小李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他这样真是来应聘的吗?甚至连明新公司的员工也开始议论小杨可能是个混饭吃的家伙,于是大家对他的态度就不那么友好了,好多人对他爱理不理的。

一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结果公布那天,所有的人都傻了眼!人们看到,跑断了腿的小王只卖了50多台电脑;小李的电脑虽然卖出不少,可也只卖了100多台;可从没出门的小杨竟卖出了500多台,超出任务不说,而且卖出的部分电脑价格比公司原定价格还高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为公司多赚了6000多元钱。

自然,小杨当上了销售部经理。当老总带小杨到台上发表就职演说时,人们不解地问小杨是如何卖出电脑,并多赚了6000多元的。小杨说:“虽然我几乎足不出户,但我已经以月工资1000元的代价,从市场上招聘了10名临时业务员,让他们每人每天至少完成1台电脑的推销,超额完成任务的,每超1台可提成30元。虽然我每天仅用较少的时间关注我的销售情况,我却销售了500多台电脑,扣去业务员的工资,我还净赚了14000元;而我天天上网,是查看国内外各种电脑配件的市场行情。所以当我看到电脑CPU的价格出现上扬后,我适时对电脑价格做出了调整,为公司多赚了6000多元钱。”“原来如此——”人们恍然大悟,随即台下掌声雷动。

“其实,凭一个人的力量,每月卖出几十台电脑已算不错,卖出100多台基本是不可能的,300台以上绝对不可能。整个实践过程中,小王以自己的力量拼命,小李进行了一些销售方面的研究,小杨则全部应用了现代管理经验——总体把握与放权,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了价格。”明新公司老总在做招聘总结时说,“不会用人者,虽然事必躬亲,累死仍难完成任务;会用人者,虽清闲自在,却仍能将工作做到最好,这就是高明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的区别;更何况小杨对价格的调整,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这是他立足市场做出的正确决策。销售部经理,要的就是这种能把握市场规律,有良好的管理意识与团队意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