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假冒和伪劣产品之风,这一年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宜宾五粮液酒厂就深受假冒之苦,他们的注册商标产品“五粮液”先是被湖北随州市国营酒厂仿冒,此后又陆续被随州市第一酒厂、湖南醴陵酒厂、河南新乡酒厂、西华县葡萄酒厂等20多家厂家假冒、仿冒。国家工商局甚至也专门发函给这些假冒五粮液厂家所在地的省、市工商局,但收效甚微。随州市国营酒厂和随州市第一酒厂仅仅各被罚款500元了事。而且这些厂家还是我行我素,换了个“五粮酒”的名字照卖不误。前一年10月,五粮液酒厂终于忍无可忍,向湖北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但一年过去,案件却还未了结。
此时的中国,几乎只要是名牌就有人仿冒。在自行车行业,假冒凤凰牌、永久牌、五羊牌自行车的伪劣产品比比皆是,这些伪劣产品大多是用从废品店买来的杂牌零件七拼八凑而成的,有的骑上两天就得报废。假冒珠江桥牌生抽王的酱油甚至还流入了香港,这导致了正牌的产品生意大跌。在假冒的万宝路香烟里面,放的居然是火柴。假冒红双喜的香烟,烟盒里面是劣质烟。一些香槟酒和啤酒,竟是用自来水、色素和洗衣粉混合而成!
另外一种手法是“障眼法”。用“TOSHIBO”(东珠)来假冒“TOSHIBA”(东芝),就可以抬价当东芝冰箱卖。先锋音响、索尼录像带、TDK录音带、声宝838计算器等等洋货,也都被假冒得像模像样。
这些伪劣产品害人不浅。广州一个越秀牌门铃就直接导致了这一年的一场火灾,原因是没有热保护装置,外壳又是使用易燃塑料制成。在前一个年头,这种门铃仅在广东就引起了64场火灾。一些非标准电插头,也导致了前一年广东三人触电身亡。但这种已经明令禁止销售的产品,在这年春天广州抽查的39家商店中,竟然还有32家在销售。
另外一些伪劣商品则采取了“匿名”的手法,这些商品上全然没有厂址、厂名和合格证,消费者买到后投诉无门。对鞋类产品的抱怨这一年尤其猛烈。一位消费者花38元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展销会上买到一双女式猪皮高筒皮鞋,穿了没半天后帮就露出大口子,而这鞋子上并没有厂名,只是在鞋底有个“征”字,消费者根本无法投诉。开胶、鞋底穿洞等现象,甚至用硬纸板冒充皮鞋的事情,这一年不少人都遇到了。但这些鞋子上,往往只印上一些诸如“中国制造”的字眼,根本不知道是哪里生产的。这种鞋子有不少来自商品经济发达的温州,消费者的怒气即将化成一把怒火,要不了多久,在杭州发生的一起事件就将使温州皮鞋名声扫地。
到1986年,“全国劳模”和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售货员张秉贵已经在柜台前兢兢业业地度过了他50年的职业生涯。“我看到顾客就高兴,我热爱他们。”张秉贵还是如此热爱自己的职业。站柜台50年的张秉贵,有31年是在北京百货大楼里度过的,在这里,他已经迎来送往了230多万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