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8

此时电视剧脚本的稿费大约是100元,比起京剧的 1 000 元或是话剧的1 500元,相差悬殊,因此一些有名的作家并不愿意写。电视台也普遍缺乏经费。看来这个问题由于国家财政困难的原因,短期内似乎并不容易解决。

这一年的4月15日,第一家可口可乐装瓶厂终于在这个拥有十亿潜在消费者的国度里开工了。不过,此时,可口可乐的董事长罗伯特·戈伊苏塔埃似乎并不抱有太乐观的态度。他对美联社说,眼下对这个重要的“中国市场的研究”还完全处在理论阶段。这个工厂每年只能生产4 800万瓶可口可乐--实际上全是供应游客的。事实上,这家工厂也为中国政府所有,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签订的一项特许协定,这家工厂完全由中国人经办,可口可乐则为它提供了200万美元的资金和“广泛的技术援助”。8月26日,美联社又在亚特兰大报道,说在开设了第一个装瓶厂四个月后,可口可乐计划在中国开设第二个装瓶厂,这个厂将设在广州。和北京装瓶厂一样,广州厂也由中国政府建设和管理,成品的利润也将归中国政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戈伊苏埃塔说:“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向它的中国装瓶伙伴出售浓缩的可口可乐获得利润。” 也是在这一年,深圳市罐头厂(现在的深圳市深宝实业有限公司)与美国百事国际集团签订了一个协议,合作兴办深圳市饮乐汽水厂。

古巴裔的戈伊苏埃塔日后将被作为20世纪创造财富的大师之一而被后人铭记。从1981年戈伊苏埃塔出任可口可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到1997年秋天因肺癌并发症去世,这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价值令人惊奇地从43亿美元增长到 1 470 亿美元。戈伊苏埃塔日后成为一个备受推崇的传奇人物。不过此时,他的中国冒险之旅才刚刚开始。

这一年的4月12日,广州开出了中国第一家超市,不过似乎并不成功。尽管这个设在广州环市东路友谊商店营业厅内的超市使用了电子收款机和闭路电视系统,并且提供三百多种商品,但仍是门可罗雀。看来,商品结构是个大问题,这种商业业态也似乎太超前了。虽然广州也有人准备模仿,兴办一些超市,但来自内地和香港的批评者都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并不符合国情。

不过,同样是在广东,经济特区深圳一年多来的成就却非常显著。到这年的5月底,深圳达成了675个项目协议,引进了22亿港币的外资。蛇口工业区也办起了13家合资或者独资企业。《人民日报》更是发表了一篇《在“特”字上做好文章》的报道,来为“特中之特”的特区宣传。说它们是个新事物,“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打破框框又实事求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