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副厂长,但也比县体委副主任的位置要低得多。生性倔强而坚韧的李经纬倒也没有因此消沉,相反,年近四十的他带着厂里的几个年轻人,背着酒沿着邻近的佛山、广州等地一个一个酒楼地跑,从米酒,到“荷花白”、“猫头鹰”礼品酒再到“强力”啤酒,李经纬硬是解决了三水酒厂的生存问题。
李经纬与欧阳孝的结识纯属巧合。当时,李经纬的表弟区盛联在广东省乒乓球队任主教练,有着13年县体委副主任工作经历的李经纬每次去广州,还是不忘去省体委转转。一次在和区盛联喝酒的时候,区盛联向李经纬提到了欧阳孝。在听说欧阳孝研究的饮料不仅能“很快恢复体力”,而且“普通人也能喝”之后,李经纬向欧阳孝发出了邀请。于是,在李经纬拍胸脯保证“资金不成问题”的前提下,欧阳孝带着一些专家与三水酒厂的技术人员联合组成了攻关小组,李经纬亲任组长。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终于在1983年的春天,产品试制成功了。实际上,健力宝的试制成功颇费周折。李经纬并不是第一个和欧阳孝合作的人,起初,广东一间大的饮料厂也对这个配方进行过试验,但没有获得成功,也就放弃了。李经纬对这个配方最后改良的确定,整整历经了10个月,120多次的试验。即便是李经纬当初所“保证”的资金,其实也是非常缺乏的,仅为原本打算用于购买强力啤酒机器设备的28万元。但李经纬居然有如此魄力引进这个项目,我们今天也许只能合理地推测因为他的“企业家精神”了。健力宝研制成功后不久,三水酒厂就一分为二,一位副厂长专营啤酒,李经纬则选择了专门经营健力宝。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自从1981年罗伯特·戈伊苏埃塔来到中国,可口可乐就迅速地在中国建立起了多个灌装厂,他们的巨幅广告在那时已随处可见,产品也逐渐在中国铺开。百事可乐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他们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仅次于可口可乐。就算是国内的厂家,先于健力宝诞生的也有很多,北冰洋、亚洲、高橙、奥林、少林可乐、天府可乐、西湖可乐……此时大大小小已经有2 000多个饮料品牌在争食市场。
如何打开市场?前县体委副主任李经纬又一次想到了体育。借由体育系统广泛的人际关系,他得知国家体委正在为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准备饮料。然而,盯住奥运会的也不止健力宝一家,健力宝作为饮料市场的新兵,要想获得国家体委的青睐也绝非易事。
机会再次降临在李经纬和健力宝身上。李经纬在这年春天得知,亚洲足联代表大会将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李经纬准备抓住机会,将健力宝送到亚足联的会议上,并以此作为进军奥运会的敲门砖。
不过此时,离健力宝的产品鉴定会结束才没有几天,甚至还未来得及进行产品的工商注册,商标图案更是没有,产品是桶装还是瓶装这些问题也都没有确定。但算算时间,离4月7日召开亚足联会议却只有一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