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广东还向全国供应大米和蔗糖,还是中国轻工业产品的主要产地,其轻工业产值占到了中国轻工业总产值的1/4。电扇、鞋类、手提包和塑料制品,广东都是主要的供应地。
据官方轻工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广东省在1986年有12种产品居于全国计划产量的首位。糖、电风扇、钢琴、电筒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成以上,另外还有22种产品产量居于全国前五位。
李经纬、李秀森、邓绍深这样的一群企业家支撑着广东快速向前发展。不过,1986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了,不少企业都苦于没有销路,百货商店里,也有不少产品积压严重。哪怕是广州南方大厦,1986年也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投诉。1985年南方大厦从青岛购入的70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就因为图像清晰度差,至今只卖出去11台,800台20头的节日彩灯,也因为质量问题只卖出去30台,其他都在仓库,积压严重。
万宝在遭遇前一年北京的事件之后,已经重振旗鼓。但是,这一年在北京他们又遇到一些麻烦。1986年2月底万宝电器北京联营公司在邀请北京东风市场、百货大楼、东四人民市场、西单商场召开的经营工作汇报会上,宣布1986年给四大商场1万台万宝电冰箱,但必须同时搭配750个冷藏柜和250台空调器。这三种商品分期交货,同步结算。万宝提出这样的条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一年这些商场到广州进货的时候,万宝就提出300台以上电冰箱必须搭配一定数量的电饭煲,那次这些商场是默认了这样的做法。但这一次,四大商场都认为条件过于苛刻不能接受,而且冷藏柜和空调器都属于滞销品。
四大市场商议的结果,是集体抵制万宝电冰箱。但万宝方面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认为这属于“系列化销售”而不是搭售,而对联营公司而言,也不能光销售紧俏的电冰箱,否则生产单位也不会答应。双方都不肯让步,争执的结果,是在临近“五一”的时候,万宝电冰箱都未能在这四大商场上柜销售。
搭售这样的事情,在1986年比比皆是。相关人士认为,这和一些产品质量下降有关,于是便绑着畅销产品做“一揽子交易”。这样的行为,从厂家到经销单位到商场都有。
1986年的市场就是如此充满着矛盾,一些名牌和畅销产品供不应求,一些产品则大量积压。10月在杭州举行的机械系统全国家用电器订货会上,一些厂家就大倒苦水,普遍反映上半年最大的冲击波是来自一些乡镇企业,他们靠低质廉价的产品和国营企业无法匹敌的推销技巧,已经吃掉了大片的市场。甚至连崔秀芝当年捧红的蝙蝠电风扇,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滞销。就以电风扇为例,为了打开销路,各个厂家绞尽脑汁,电脑控制、遥控、音乐报时、电子钟、声控、阵风、自然风、睡眠风等等五花八门的功能相继被开发出来,在外观上,更是竭力创新来满足顾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