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现实主义 1

这份报告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它们认为,“虽然预测的准确性还有待实践检验,但调查的方法是科学的,提出的判断也是有依据的。它对于企业了解市场的长远动向,在生产中提高预见性、防止盲目性大有好处。”

这年,全国城乡市场商品销售激增,仅是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就达到了1 0137亿元,比1979年同期增加了1579亿元,这样的增幅在建国以来都是少见的。农副产品中的猪羊牛肉、家禽、鲜蛋、水产品的销售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吃、穿、用的需求都在急剧上升。不过,现在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已经从“吃、穿、用”变成了“用、穿、吃”,并且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高、中档商品上。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电风扇、洗衣机、呢绒、绸缎的销售量都有很大增加。仅是电视机的销售,1980年上半年就比1979年上半年增长了18倍。这一年,县以下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还超过了城市,这在往年是很罕见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姚依林在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说“整个经济活起来了”。

“文革”正在不断地被人们轻蔑地加以揭露,而作为“文革”基础的正是反对重物质利益的原则。曾经有15年没有加薪的中国人,现在开始普遍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对于中国社会的这些变化,常驻北京的欧美人士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些人持乐观态度,认为是邓小平领导有方;一些人则持悲观态度,认为中国的精神构造已经彻底变成了“拜物主义”了。

中国开始出现一些突击花钱的现象。比如有的青年人特别希望有一台收、录、放三用机,以便录下流行歌曲,可能就会花掉过去多年积蓄下来的全部存款去购买。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之后,人的思想和文化品位也开始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