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星星之火 4

成长中的家电企业

美的几乎每年都有进步。这年的1月到9月,电风扇销量达到了28万台,又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这家企业和“五朵金花”不同的是,从1979年创立至今,它都还是一家乡镇企业。

这个乡镇企业的厂长何享健此时还被媒体取了个外号:“电话迷”。说来这个外号还有点来由。1981年之前,何享健所创立的美的还只是一个生产电风扇零件的小五金厂,日子并不好过。1981年,他们想转产电风扇,可此时电风扇厂已经有了很多,一哄而上的结果是有的改行,有的停产。但何享健却不觉得这里面没有机会,他在做了多方调查和联系之后,认为并不是顾客不要电风扇,而是一些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太差,款式也过于陈旧。于是,何享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贷款100万元,引进设备,扩建厂房,转产电风扇。

一些同行颇对他的这个举动感到讶异:“何享健,你要跳大海呀?!”但何享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决定的正确。转产电风扇的第一年,各种新款的美的台式电风扇就陆续诞生,在各地畅销,甚至当年就盈利了100万元。

农村干部出身的何享健把他当年管理农村生产的经验和管理美的的经验做过一个对比。当年管理农村的生产,只要骑辆单车,在田头转一转就完了,但做一个厂长却没这么容易。何享健认为,市场瞬息万变,所以及时了解行情很重要。于是,1985年最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手段--电话,就成了他的重要“武器”。

早在1982年美的准备开发海南市场的时候,某天深夜,厂里的值班人员叫醒了何享健,说是接到驻海南供销人员的电话,告诉他,现在有好几个竞争对手厂家的电风扇已经在装车运往海南。海南原本也是美的准备开拓的一个新市场,但由于运输紧张,按原计划要两个月后才能将产品运到。何享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决定用汽车发运。第二天一支车队就带着近千台美的电风扇向海南出发了。结果,美的比竞争对手抢先到了海南,把预计的展销会计划提前了两个月。仅在这年的夏天,美的在海南就卖出了近万台电风扇。

电话于是成了何享健必不可少的工具。哪怕是在家里,何享健也要求家人在他出门时把别人给他的电话内容做好记录。何享健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有电话找我么?”如果出差在外地,何享健会随时把住地的电话告诉工厂,所以不管在哪里,工厂也总能找到他。有一次何享健带几个人外出调研市场,了解各地对电风扇的产品需求,当他了解到市场已经从一般的台扇转向新款的坐地扇和鸿运扇的时候,马上连夜给工厂打了电话,要求减少台扇的生产,增加坐地扇,并着手研发鸿运扇。不久,美的坐地扇和鸿运扇就进入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