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商品经济 3

李经纬非常重视这次“演习”,“战场”就是离开三水几十公里外的广州白天鹅宾馆。8月份,中国奥运代表团就将远征洛杉矶,6月,国家体委将在江苏常州开会决定哪些饮料能随团而行,预计在这个会议上将有国内十几种饮料参加角逐。健力宝要想在常州获选,就必须先声夺人。

李经纬思维超前,超出他的时代,但三水酒厂的很多人却不理解,一个饮料与足球会议有什么关系?刚刚问世的健力宝一分钱没赚,凭什么要给那些不相干的参加亚足联会议的外国人白吃白喝呢?但李经纬还是坚持他的主张,设计商标、题写品牌名字、工商登记,一切都在几天内以超常的速度完成了。对于健力宝的包装,李经纬采用的是易拉罐。生产这种包装的企业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在亚足联大会开始前三天,李经纬终于说服了一家香港制罐企业,定制了小批量的包装。第一批200箱的健力宝易拉罐饮料,还是在深圳百事可乐的生产线上完成的。

亚足联的会议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健力宝让亚足联的官员们大吃一惊:中国也能生产这么好的饮料?这个消息影响了国家体委,在6月常州的会议上,健力宝轻松过关,还成为当时竞争者中唯一的易拉罐饮料。在这次会议上定下来的饮料有五种,是在运动员、教练员试用后,由国家体委最后决定的。除了健力宝,还有辽宁八王寺汽水厂的“847奥林匹克运动员饮料”、北京金山泉饮料厂的“猕猴桃饮料”、河北石家庄饮料厂的“运动员机能饮料”和四川峨眉山矿泉饮料食品总厂的“峨眉山矿泉运动员饮料”。除了饮料,天津利民食品厂的“维力王”巧克力也被选为了运动员食品。1984年6月6日广州的《羊城晚报》还尤其提到了广东的健力宝所含有的多种成分。

健力宝即将开始自己精彩却又命运多舛的历程。在未来,我们还将见到李经纬为之付出的心血和他的眼泪。但至少在1984年,李经纬和他的健力宝是值得期待的。四年后傅高义还将再次来到中国,对他所熟悉的广东进行实地调查。在四年后傅高义的眼中,中国改革的先行地区广东,有两位分别来自政界和商界的人士是他最值得作评论的:一位是广东的省委书记任仲夷,一位则是李经纬。他日后对李经纬的评价是这样的:

健力宝的开创,是在缺乏现代效率、管理、组织等概念的情况下,通过个人穿针引线带来的事业成功。一切重要的信息都是通过朋友和熟人得到的。健力宝是中国传统关系孕育出来的现代产品,而李经纬则是导演这一成就的“魔法师”。

这个“魔法师”甚至还在当年成立了公关部,他的理由是“国家有个外交部,我们搞个公关部,专门搞关系”。不同于那个时代吃吃喝喝的“搞关系”,李经纬再一次显露出他非比寻常的视野,他表示“吃吃喝喝拉关系,是庸俗的公关。公款吃喝慷国家之慨,中央当然要反对。我们搞公关,是宣传企业,提高产品知名度,搞好各种有利于企业的关系。”日后李经纬甚至还把他的公共关系总结为“五个一工程”:一支枪、一支笔、一张嘴、一个队、一张网。一支枪是指电视记者的摄像机;一支笔是指作家和记者;一张嘴是广播电视播音员;一个队则包括技术队、体育队、艺术队以及健力宝的经营管理团队;而一张网则是整个健力宝的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