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2

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和张瑜、郭凯敏主演的《庐山恋》在这一年成为热门电影。《神秘的大佛》情节离奇,还有一些血淋淋的凶杀场面(比如片中出现了剜眼睛的画面)。刘晓庆扮演的主角梦婕是一个能飞檐走壁,擅使长鞭,武功超人的女英雄,长期以女教师身份隐身在她的杀父仇人--一个恶霸家中,最后以其超群的武艺战胜并杀死了这个恶霸。导演张华勋说,这是一部“神秘、惊险、风光、打斗相结合”的传奇彩色片,之所以拍摄这个片子,目的是探索一种新的电影样式。不过,也有电影评论界的人认为,片中所插入的一条党的地下斗争线索,是为武打片贴上地下斗争的革命标签,“是对革命历史的歪曲”。在电影公映一段时间后,这个线索被抽去了。但是一些电影刊物还是继续攻击,其中以影评学会的副会长梅朵和另一位电影评论家唐挚的文章最具代表性。梅朵认为《神秘的大佛》情节纯属编造,“创作者的主要兴趣在于制造恐怖气氛,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他甚至认为这对刘晓庆这个有才华的演员也是一种伤害。唐挚则认为,这类影片很像海外拍摄的那类内容空洞贫乏的功夫片。张华勋进行了反击,他认为拍摄中国武术打斗片,“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庐山恋》则大受欢迎,甚至在香港也上映了,它被认为是内地电影界朝新的艺术方向进行摸索的代表作之一。但香港人看了这部以著名的庐山风景区为背景,动用年轻演员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的片子后,失望的多,满意的少。香港人认为这部片子从头到尾突出了海外华侨,包括原国民党军政人员都热爱祖国的主题思想,虽依照大陆的思维来说并没有什么错,但是电影处理手法并不成熟,让人感觉仍然脱离不了形式主义的色彩。作者甘玉在美国《美洲华侨日报》上撰文说“就整体来说,中国电影给人带来了太多失望”。饶有意味的是,曾经是政治“舞台”的庐山,现在已经是爱情的“舞台”了。

这一年,中国在经济政策上做出了一些调整,引进外资也有了一些麻烦。

日本前外相,也是著名经济学家的大来佐武郎在这年的2月12日拜见了邓小平。这次的北京之行被香港《文汇报》认为是“索偿之旅行”--大来佐武郎这次中国之行的原因是中国取消或延迟了一些与日本的合同。

早在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就提出了一项为期10年的计划。这项计划预计完成120个项目,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其中包括10座钢铁厂、9座有色金属处理厂、8座煤矿、10座石油与天然气厂、6条铁路干线、5座港口、30座发电厂。这项计划的前8年,每年平均预计提高4%~5%的农业产出,工业产出每年成长率超过10%。在这段发展周期结束之前,中国将拥有14个工业区,每个工业区均能自成一格、各有专长。具体内容参考《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史景迁著,第536页,台湾时代出版社。

但现在,这个计划被认为是可能会重蹈大寨、大庆方式覆辙的“新跃进论”。中共中央正在全力纠正极“左”经济政策,以陈云为首的稳健经济派观点指导着全盘经济工作。陈云不赞成用“学大庆”、“学大寨”一类的群众运动去开展经济活动。他的经济思想可用12个字概括:“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讲求效果”。基于“先生产、后基建”的观点,经济建设的安排首先要考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然后是工业资料的生产,最后才是基本建设。经济也要按比例发展,而不能偏重于某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