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体验
而且你会发现,虽然电子墨水屏的表面是玻璃覆盖,但它并不会像镜面一样反射光线,而是类似雾面的漫反射,经过我们的实测它的反射率只有 4.3%, 甚至比一部分雾面屏反射率更低。
而这一块 10.8 英寸的电子墨水屏自然是 ThinkBook Plus 最与众不同的地方,首先既然是电子墨水屏,那么它就会自带三种特性:
除此之外这一块墨水屏自然也可以用来阅读以及标注文档,毕竟这也是电子墨水屏最常见的功能了,同样你在墨水屏上标注的内容都会被存储到文档之内,这样也就可以在内屏查看,或者发送给其他人了。
最后它还能利用 Modern Standby 实现后台的信息同步,所有的邮件或者其他消息都可以被显示到墨水屏上,所以很多时候你都不需要开盖就能得到想要看到的信息。
也就是说ThinkBook Plus 其实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合盖使用方式,在这样一个新的空间里,你能,也只能用它来看文档,记笔记或者画草图,完全不会被开盖之后乱七八糟的软件或者其他消息通知分心。
而开盖之后也可以得到合盖时所记录下的信息,比如 OneNote 笔记,还有对于文档的标注,这两块屏幕的内容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来到机身侧边,ThinkBook Plus 机身左侧是 HDMI 接口,全功能 USB-C 接口和 3.5mm 的耳机接口。
机身右侧则是 USB-A 接口*2 以及电源指纹二合一按键,其中更靠近转轴的 USB-A 接口为关机充电接口。
总的来说在接口的种类和数量上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但是如果 USB-C 接口能换成雷电 3 接口我相信会有更好的体验,毕竟考虑到整机的价格,其实雷电 3 并不算过分。
内部设计
ThinkBook Plus 的底部拥有 8 颗螺丝,拆开之后就能直接看到内部的完整细节,大小主板的组合设计利用转接实现了机身右侧(我们现在看到的左侧)的两个 USB-A 接口还有电源与开机按键。
一大块电池在下方,电池容量为 45Wh, 并不算很大,但你也会发现电池左边有一个超过机身纵向尺寸一半的大音腔扬声器,配合另一侧也很大的扬声器,能实现很不错的听觉效果,没有白瞎杜比认证以及哈曼的硬件。
最后是散热了,一大一小双风扇配合单热管的设计,两个风扇的扇叶都很密,所以能输出不错的风量,我们也很好奇这样的组合能实现怎么样的散热水平,你可以在后文中的散热部分找到详细测试结果。
屏幕素质
ThinkBook Plus 的这一块内屏为 13.3 英寸,分辨率达到了 1080P 级别,官方提到这是一块支持 Dolby Vision 的 100% sRGB 屏幕,我们也对它进行了完整的测试。
首先是色域覆盖,它代表这一块屏幕能显示多少颜色,上图白色三角形为实测色域,黑色三角形为标准 sRGB 色域,两者重合度越高越好,实测 ThinkBook Plus 能够覆盖:
我们会发现它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覆盖都很准确,按我们在当评价一款产品时,我们关注的是什么?中提到的标准,sRGB 才是对消费者更为直观有效的色域。
因此在忽略测试误差的情况下,ThinkBook Plus 已经属于能够完全覆盖 sRGB 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你看到的颜色都足够鲜艳,而且不会过饱和。
白点准确性,也就是一块屏幕显示白色的时会不会偏色,经过测试 ThinkBook Plus 的默认色温为 7695K, 相对于 sRGB 的6500K 标准明显偏冷,不过也算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偏好。
ThinkBook Plus 的 Du’v‘ 偏离为 0.0001 刚好在日光光谱轨迹上,远低于 -/+ 0.0030 的标准,所以它只是单纯的冷色温,不会出现偏绿或者偏紫的问题。
在色准测试上,所以我们分别测试了 ThinkBook Plus 校色之前和校色之后的表现,首先是校色之前:
因为原本就很不错的色准,校色之后还能再稍微提升一些,不过青色的表现由于色域覆盖的一点点差距确实没办法完全解决,MDT 也在此引入了基于测试结果的模拟显示效果:
实测 ThinkBook Plus 的屏幕不存在任何频闪,而雾面屏幕反射率为 4.6%, 因此不需要担心复杂环境光下的反光问题。
性能表现
ThinkBook Plus 在配置上依然使用的是 Comet Lake 的 10 代酷睿处理器,我们手中搭载的是 i5-10210U + 8GB 内存的版本,它的性能调教也很让我们好奇。
在这一点上,我们先采用基于现实 Office 程序和浏览器的 PCMARK 10 应用程序测试就能看出来,ThinkBook Plus 的成绩也很不错:
Excel 和 PPT 的启动速度都达到了秒开级别,Word 也不到 2 秒,其他相对复杂一些的计算、保存和输出速度都在 3 秒左右,所以日常办公使用都完全不需要担心。
接着我们选择了最为通用的 CiNEBENCH R15 和 R20 进行单次峰值性能测试。
在全新的 CINEBENCH R20 测试之中搭载 i5-10210U 的 ThinkBook Plus能分别达到多核 1589pts 和单核 413 pts 的成绩 。
而 CINEBENCH R15 由于单次测试时间更短,所以能达到 727 cb 的多核以及 165cb 的单核成绩。
经过 CINEBENCH R15 的连续跑分测试我们不难发现,由于 ThinkBook Plus拥有长期功耗限制,所以长期负载之后的跑分会稳定在 560 cb 左右,大概是峰值性能的 85.8%
用连续 CINEBENCH R15 测试的最终意义是记录散热导致的性能变化,所以我们也记录了 CPU 单独负载时的功耗和温度波动:
就像上图展示的,ThinkBook Plus 一开始能达到约 40W 的功耗,但是最后慢慢下降,最终稳定在温度约 79°C, 功耗19.5W 的水平。
这一次我们也加入了 MDT 独家的的监测点,那就是机身出风口的温度,可以从上图中的 Air-Vent temperature(也就是黄色线)来看到,这也是用来辅助判断一个机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的因素。
ThinkBook Plus 在 CPU 单独负载的时候温度和功耗属于中等偏高,所以 K 值在 0.59 左右,属于轻薄本之中相对偏性能的调教,散热效率不错。
另外如果你选择智能散热模式,那么最后的结果会是能长期保持 13W 和 67°C 的水平。
但 ThinkBook Plus 毕竟能自己换内存条,也就无所谓了,至于单通道内存,虽然心里不爽但是真的没有容量提升感知强。
温度控制与噪音
ThinkBook Plus 的散热设计我们之前已经见到过了,双风扇+单热管的设计,应付一个没有独显的配置显然是绰绰有余的,MDT 也继续进行了日常办公,CPU 满载 2 种情况下的温度和噪音表现:
在日常使用的时候,ThinkBook Plus 的表面温度并不算太高,键盘平均温度只有 34.2°C,左边的温度会比右边更高一些,毕竟 CPU 在左边而风扇在右边,但是温度都很低。
而此时的风扇几乎没有转动,所以噪音几乎等同于环境音,即便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不会打扰到我们,如果只进行轻度的使用,那么它几乎都是没有噪音的。
此时的噪音表现也有不小的提升,伴随风扇转速的明显提升噪音也来到了 39dBA, 没有超过 40dBA 所以并不算吵,而且整体噪音频率很平滑,所以你听到的都是单纯的风声,而不会有刺耳的高频噪音。
续航与充电
PCMark 10 现代办公续航测试:内容包括模拟网页浏览、写作、电子表格、多人视频会议等等真实的复杂使用场景,能沟综合模拟实际的多任务中重度系统续航情况。
保留项目飞行模式下播放本地 1080P 视频:这个项目一般代表了最低负载下的续航时间,主要与屏幕耗电以及整机硬件与软件的功耗控制息息相关。
新增项目通过网络播放 NAS 上的 4K H.265 HDR 视频:这个项目一般代表的是播放高画质视频源时整个系统的解码能力和功耗控制水平
总结:
购买建议与适用人群:
对于便携要求没有那么高,喜欢尝试新鲜设计的轻薄本用户,如果还有经常写写画画或者记录的需求,那么就更加符合它的定位了。目前开卖的只有低配 8GB 版本,建议买低配然后自己换一个 16GB 内存就行。
本文转自:https://www.toutiao.com/a6818840394164339203/
本文章搜集于互联网,版权属于原出处! 地址:https://einkcn.com/post/1132.html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