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蓝皮书是如何诞生的?
首先,发布会上电子纸产业联盟秘书长左强为我们讲述了电子纸产业蓝皮书的诞生全过程。
电子纸产业蓝皮书由电子纸产业联盟牵头,E Ink、京东方、兴泰科技、清越光电、汉朔科技等组成的蓝皮书编委会,20+家各领域企业参与,专业的第三方产业咨询公司CCID赛迪团队与ePaper Insight负责编撰而成,奠定了电子纸产业蓝皮书的客观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02
生态链日趋完善,市场规模高速扩大
《蓝皮书》主编单位之一ePaper Insight首席分析师周华先生分享了电子纸产业发展指数与发展趋势。
目前,电子纸主要聚焦类纸和低功耗物联市场,与液晶等主流显示技术相比,其最大的优势为类纸质感和超低功耗。从面板显示技术和市场角度出发,电子纸产业市场的根本目标并不在于液晶显示器的应用市场,而是在于替代传统纸张,实现数字化、可循环及智慧物联的各种行业应用,如电子阅读与手写本、智慧零售、智慧办公、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民航、智慧工业、智慧物流等领域,2B属性较为明显。
随着电子纸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头部企业积极参与其中,电子纸产业链日趋完善。中国大陆目前已经形成了江苏扬州E Ink、重庆京东方、江西兴泰科技、义乌清越光电、沈阳亚世光电、深圳联积电子、嘉兴东方科脉、安徽墨方光电等电子纸显示模组的生产制造产业集群,占有全球90%以上的电子纸模组的市场份额。同时联想、阿里巴巴、腾讯教育、海信通信、讯飞读写、汉朔科技、智控网络等中下游头部品牌、方案、平台等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电子纸产业生态体系,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了产业生态。
此外,电子纸产业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根据ePaper Insight主编的2022版《电子纸产业蓝皮书》显示,2008年至今,电子纸产业发展总体经历了五个时期:阅读器增长期、全球回落期、产业盘整期、生态复苏期、高速成长期。第一阶段为单一电子纸阅读器发展阶段,于2011年达到市场峰值;随后,市场在产业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下进入回落和盘整期,到2014年达到产业谷底;随后电子纸进入产品多元化的发展阶段,电子纸在阅读器以外的手写本市场,以及新零售价签等众多智慧物联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电子纸产业逐渐复苏并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到2021年,全球电子纸产业整机市场规模超过40亿美元,已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2016年到2021年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近三年超过40%的年复合增长率。
从中国市场来看,根据《蓝皮书》市场测算,电子纸显示市场潜在市场需求总容量超20亿片,以5%渗透率计算,市场需求量约为1亿片,而中国国内目前实际销量在千万片左右,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不同于早期电纸书阅读器单一市场,电子纸产业市场已经形成电纸书阅读器、电子纸手写本、新零售电子价签为代表的智慧物联领域的多元化解决方案,其产业应用及产品结构悄然发生转变。2021年,新零售电子价签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电子纸阅读器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占比达到42%,较2019的38%增加了4个百分点。电纸书阅读器的市场规模占比从2019年的46%进一步下降至2021年的35%。另一方面,电子纸手写本作为电纸书阅读器的接力军,市场规模占比从2019年的12%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22%。
整体来看,电子纸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产业生态链日趋完善,应用领域结构更加合理多元化,市场规模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ePaper Insight市场预测显示,预计2022年电子纸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65亿美元,同比增幅6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03
电子纸产业增长机遇
会上,BSI英国标准协会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总监杨晓曼女士给我们带来了《双碳风口电子纸产业增长机遇》的分享:碳中和时代,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谁也无法回避价值链碳排放的评估与减排管理,这需要上下游共同行动,电子纸与生俱来的低功耗属性迎来了百年不遇的产业发展风口与机遇。
为了研究电子纸产品对环境的影响,BSI 与电子纸领域领导企业E Ink元太科技在碳管理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为E Ink完成了两款产品的碳足迹核查并出具声明,为元太科技主动拥抱碳变革赋予公信力和可靠性。
PAS2050是全球首个产品碳足迹规范,PAS 2060是全球第一部也是迄今获得国际上最广泛认可的碳中和声明规范。作为PAS2050和PAS 2060标准的制定者,BSI参与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产品碳足迹标准ISO 14067:2018的编写工作,并在碳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最佳实践。后续将持续深度的与电子纸产业各领域核心企业深度研讨电子纸的双碳商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电子纸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