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ote电子书包/uNote学生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如何深度融合?


因为工作的原因,小编经常有机会进入学校和课堂。最近几年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是:学校里配备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多了:多媒体课件、电子黑板、平板电脑、智能手环……这些信息技术工具也开始不断活跃在课堂之中。
不过,大多数时候,小编都把这些新式武器看做课堂中的“配角”或者“花絮”,直到最近在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参加了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活动,小编惊觉:

信息技术正在与教育教学水乳交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能力可能也正在成为当今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 学生感觉没什么变化,老师却方便了很多


这是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一节七年级的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是“图形的平移”。
执教的邹璇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很干净利落地开场:“同学们,我们先打开电子作业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电子作业本”,是一个和课本差不多大小的平板电脑,但这个平板的屏幕是黑白的,并且不发光,采用的是和kindle一样不伤眼睛的Eink电子墨水屏幕。

这个电子作业本叫uNote,学生可以用专用笔直接在上面写字、画图,就像在普通的作业本上写字、画图一样。但和普通作业本不同的是,学生们的所有学习内容会被信息采集,处理后传输到老师手中的教师端,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学生使用电子作业本就像使用普通作业本
学生们打开uNote,马上就可以看到老师发送过来的几道选择题,每个学生做完题目后,老师瞬间就可以收到系统自动批改后的统计结果。大概3分钟左右,所有学生完成了题目,系统也自动统计出结果:正确率100%。
邹老师说:“看来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图形的平移。”
她利用电子黑板自带的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度量线段进行计算验证等。这节课学习的一个难点是对称轴的变换,邹老师利用几何画板的演示功能,整个过程非常形象直观,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

这节课的知识点学完了,邹老师又利用电子作业本让大家进行随堂小测验,这次的结果正确率只有91%左右,邹老师很快找到了错误率最高的问题和对应的知识点,她就这个知识点进行了展开和重点讲解。

邹老师告诉小编,课后她会通过电脑或专用PAD终端把本次课堂作业统一发送到uNote学生端。学生与在纸质作业本上几乎一样的写作业,完成后直接提交,老师当晚就可以在教师端随时查看、批改作业了,还可以通过语音批注的方式,减少耗时耗力的手写批注,相当于增加了很多一对一“面批”作业的时间。

  

技术功能最大化 关键不是靠投钱


作为一所成立才两年多的新学校,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学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夏红梅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老师进教室,只需要一个手机,一个手指,就能在任何课堂上课。”

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夏红梅在活动现场主持经常有来参观学习的老师问,学校在信息化方面有多大的投入。就在邹老师这堂课后,有其他学校的老师特意询问夏红梅:“你们投入了多少钱,才能做出这么强大的系统? ”夏红梅笑着说:“我们没有花多少钱。”
在她看来,要把信息技术的功能最大化发挥,关键不是要投入多少钱,而是要把这些工具的功能用到极致。“其实很多功能都是设备自带的,我们的老师就是很善于把这些功能加以萃取,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极致的作用。”比如ppt、Excel等工具都自带了非常强大且平时不太会被用到的功能,还有一些视频软件等,都被老师们充分挖掘出来,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学中,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事实上,学校对信息化工具绝不会为了用而用,都是精心挑选和设计的。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技术设备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比如邹老师课堂上使用的uNote,因为使用电子墨水屏,不伤害学生视力,所以被学校采用。
此外还要考虑是否能够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否能够真正为课堂带来价值。夏红梅说:“今天这堂课采用的这些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的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节他(她)的课堂节奏,是真正能够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效率的。”说到底,深度融合的目的最终还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花洁致辞
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花洁也表示,在大变革的时代,人们面临的危机是依然用旧方法处理问题。而“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激活教师作为个体的创造性,从而带来方式的融合。 信息技术能力将成为教师核心能力之一


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的几位老师都表示,自己非常愿意研究如何把信息技术更有效地运用在教学中。“这些工具运用的好,确实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和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的老师一样,小编采访过很多位一线老师,都在非常有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工具。

在普陀区的洛川学校,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数学老师张华开了微信公众号“跟着老张玩数学”,已经有一万多名“粉丝”;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则用微视频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变成“看得见”的动画过程;
上海实验学校浦东教育集团的朱玲老师曾经同时在两个学校带班,使用电子作业本智慧学习系统后,她就可以在甲校电脑上给乙校布置作业,在家里或者在甲校电脑上批改乙校学生作业,再也不同搬着一大堆作业本在两个学校之间来回跑了。
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手段正在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项新的核心技能。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项目主任刘曦葳发言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项目主任刘曦葳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活动现场表示,重大科技创新引领着社会生产新变革的同时,新技术也正在重塑教育形态。此次活动或将引导与会者思考利用新技术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革新知识传授方式和教学关系。”
在今年8月份举行的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第一教育小编曾经采访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他表示,今后的教育是“人技结合”的教育,这就意味着,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核心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杨宗凯表示:“智能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巨大变化,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师能力标准将被重新定义,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将全面更新。”在他看来,教师不仅仅需要知道如何运用信息工具,还需要把信息素养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艺术等融合起来。
“不仅教师是如此,所有行业都是如此:以后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单纯看他(她)自身的能力,而是看人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第一教育


本文章搜集于互联网,版权属于原出处!公开讯息可转载! 地址:https://einkcn.com/post/628.html

相关阅读

产品咨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