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追得差不多了,家里的一日游也逛够了。
没有聚餐、没有串门儿、更没有外出活动,还能怎么玩?
幸亏有一个神器,陪伴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让我玩出花样。
它就是“墨案”电子纸,32G内存。
(本图来自网络)
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一款大尺寸墨水屏幕功能的平板。
而且,这块“平板”比较特别。
(本图来自网络)
让你静下心能来充电,停课不停学,暗中超过你的小同学。
入手2个月,使用中不断发现惊喜。
它都有哪些好玩的呢?
01
一日不看书,脑袋笨如猪。
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成为现代人的基本习惯,就像每天吃饭、睡觉那样。
近两年,阅读APP如雨后春笋。电子版好书享不尽,喂饱我们的精神家园。
(本图来自网络)
so,对着手机N个小时看电子书吗?
别闹,一解屏手机,食指往往自动伸向社交软件。
回过神来,已然被群里的聊天吸住,哪还会想起手机上阅读软件的事儿?
就算保持老僧的定力,顶住诱惑点开阅读软件。
可盯着手机屏幕一动不动,两个小眼睛半小时开始吃不消 。
还是需要保护眼睛的墨水屏。
(本图来自网络)
我的墨案是墨水屏。
大小准确地讲为10.3英寸,是目前主流电子书阅读器的3倍!墨水屏界的巨无霸。
看着它,有如看纸质书一样的感觉。
要知道,朋友送过一块某牌的墨水屏,可惜因为只有巴掌大小,最后沦为盖泡面之用。
(本图来自网络)
当时在网上闲逛,第一眼被墨案的尺寸吸引。
为啥?
像这种大屏产品设计成本高,很少厂家愿意制作。
有人说,某尼的电子书不是也有10寸吗?
但人家是5000多,一般人下不了手。这款还不到50%的价格,不心动,很难。
(本图来自网络)
有人说,啥都不用,手机看就好了,随身携带,多方便!
还真不是这样,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当妈的人。
拿着手机看书,家里人只会说:“都当妈了,还成天在玩手机!”
是吧?百口莫辩。
咱在学习,哪里是玩?可是只要拿着手机,就会被认定在玩。
拿着墨案就不同了。现在,他们知道我是在看书。
(本图来自网络)
孩子看见了,会凑过来看个究竟。
发现妈妈在看书,他们也跑去找自己的绘本。
在我看来,墨水屏阅读器不止是工具,更是一个信号物,提醒你——
该看书了!
02
墨案的默认阅读器是“多看”,出厂安装好在那儿。
“多看”阅读是好几年前用过,最喜欢的是它能把pdf重新排版!
点击页面中央,再点击左下角出现的T就搞定。
间距要密要疏,随意。
(右为pdf缩小行距)
pdf的边距也被切掉,文字撑满屏幕,享受大字的爽。
(重新排版的pdf)
那是用手机阅读时常干的事。
墨案的屏幕有10寸,现在很少用“多看”的重新排版功能。
发愤的草莓倒是更喜欢:“多看”为墨案配置的专属功能——
为pdf电子书做手写批注!
为pdf电子书做手写批注!
为pdf电子书做手写批注!
没听错,直接在pdf上写字。
pdf在“多看”中处于阅读模式时,点击批注功能,就能实现。
对了,不是用普通的水性笔哈。
是墨案自配的Wacom笔,不用充电,也不用装电池。
03
什么?觉得“多看”阅读器不够用?
那就装其它的阅读软件。我也这么干。
墨案能装第三方app,只要在墨水屏能正常使用即可。
网易蜗牛读书、微信读书、kindle阅读......统统收入囊中。
前两者读中文书,要么每天有1个小时免费全场阅读,要么动不动就送无限卡,够用。
还可以看发愤的草莓的公众号。
kindle阅读用来读英文书。
别笑,kindle上有不少经典英文公版小说,还是免费的,适合磨英文,温故知新。
全世界70%以上重要的文献用英文,用阅读摆平它,你将开眼看世界。
想看mobi之类特别格式的电子书,还可以装一个静读天下专业版。
对了,很多阅读软件都有墨水屏专用版。
千万别下载错,装成普通的安卓版,体验相差甚远!
(本图来自网络)
04
有人说,老子现在忙得要死,哪有空看书?
嗯,不用看书,总有看长篇文字的时候。
有没有试过,电脑或手机有几千字的资料特别想看,却总是看不下去?
我以前有个习惯,只要是文字多的重要内容,就会想打印出来才看。
自从有了墨案,很少将长篇资料打印出来。
在上面看不伤眼,不必浪费纸、砍掉树。
装上石墨、幕布之类在线协作软件,连上网,存在账号里内容马上同步。
即使没有这类软件账号,墨案能连蓝牙,传送资料不用2秒,易如反掌。
最近疫情期,听说很多家用打印机脱销,因为家长要打印资料给孩子看。
买不到打印机肿么办?
墨案或许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而且墨水屏反应速度没有手机、平板那么快,想玩别的,想分心?没门。
孩子,乖乖看资料学习吧!
05
当初买这台阅读器,只想图个大屏幕,不伤眼地看看书。
最后,竟然疯狂地迷上了另一个功能:手写笔记。
做笔记这事儿——
论质感,超喜欢执笔写纸,笔尖带有心的温度,远离印刷体的高冷。
论保存,电子版不易造成实体空间上的杂物,也能用搜索快速查找。
长久以来,对这两者无法统一耿耿于怀。
(本图来自网络)
墨案击碎了我的痛点。能手写留存字迹,又能疯狂地记录,不担心会背个地雷一样重的书包。
这相当于一本无限量的轻巧笔记簿。
页面底纹有很多款,纯白的,横线的,方格子,米字格,竖线的,清单式的......都有。
选你所爱,随时切换。
我还找客服问,能不能加一款康奈尔笔记的底纹,程序猿说行。
那笔记太多怎么办?
可以分类,像左边这一列那样就是。
其中的“云端”类别不能修改,选择上传云端的笔记,会在这里出现。
在其它电脑、手机上安装“有道云”,能把云端的资料同步取出。
作为一个学习狂热的知识女青年,我除了用它写笔记,还用它做思维导图。
没有墨案前,喜欢抽一张A4纸画思维导图。
要么很久以后忘了放哪,弄丢了;
要么是东西太多背不动留在家里,外出想用时又看不到。
现在,所有的思考都集成在墨案里,随时翻找出来。
太烧脑时,画个萌(๑• . •๑)画,放松一下。
线条不止一种,能变换粗细,5种选择。
妙的是,笔端能感应压感。
同一款线条不是一粗到底,用力大则粗,轻则细。画画写字都更自然。
非常适合我最爱的POP画。
粗的笔可以涂满格的色,细的笔能做装饰的花纹,让画面饱满有张力。
这是今年鼠年画的新春图,被墨案公司挂在公众号上。
给小儿子画了一只螃蟹,他爱不释手,时不时说要看看小螃蟹,仿佛是他的好基友一样。
能画画的电子纸,会吸引帅哥喔!
两个月前去网红咖啡店,一位小帅哥走过来。作为一个有娃的女青年,这是多么激动的事!
不过,人家是看见我在墨案上写写写,过来说想试用一下。
只见小帅哥一出手,不到5分钟的时间,画出一个超Q的小女孩,三两下把我惊呆了。
他说,平时带着IPAD,随时有灵感就作画,无奈很重又容易没电。
他考虑入手一个墨案,先用它画手稿,再导到IPAD上色。
原来,小帅哥是一个线上商业漫画师。
(小帅哥留在墨案上的作品)
对手写功能,买之前没抱太大的希望。
以前买过鼠绘板,没用两天就用闲鱼转掉了,用不惯延迟显示、线条不流畅的效果。
而墨案的手写是大惊喜,真正对得起“电子纸”的名声。
像在真实的纸上那样,立写立得,不失真。
(本图来自网络)
当然,产品并非一开始优秀,版本时不时更新,书写的响应速度提上来。
也许半年前购买的用户还在疯狂吐嘈的bug,现在已经没有了。
(本图来自网络)
就像,买之前,我在网上搜过评测,当时很多帖子说这款产品灰度低,看起来灰蒙蒙的。
买之后,发现一点都不会。
黑白分明,还有全局对比度的功能键,觉得太浅还能加深,那肯定是后来版本修订的结果。
墨案有服务群,用户在里面提出改善建议。客服立马响应,解答疑难问题,这点很赞。
06
光是能做笔记,还算不了啥。最最棒的是,每个人能化为己用。
(本图来自网络)
比如用来构建个人行动管理系统。
如果你熟悉发愤的草莓,会知道我的日行动管理系统有三部分。
一个是固定旋律,一个是个性旋律,一个是碎片旋律。
个性旋律就是日计划,用日程管理软件搞定。
固定旋律、碎片旋律,相对不变,但并非一年365天不用更新。
这事要接受时间的检验,非一蹴而就。每周小修小补,找到适合自己当前状态的版本。
以前,会把它们存在印象笔记这类电子文档。
然而,想修改时,得打开电脑,翻山越岭,正襟危坐。可当小孩抱腿抱脚的时候,哪有办法?
关键是不能时时可见,失去提醒的意义。
有人说,打印出来看呀!
打印成纸质,是能天天见。但涂改多了,纸磨破了,看着烦心。
墨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翻盖即见,主界面的第一版块是“笔记”,马上进入书写状态。
书写的专用笔,就在笔记本旁边的笔扣里,拔笔即用,不会出现想写却摸不着笔的情况。
(本图来自网络)
对付拖延症,方便快速就是最大的克星。
只要按“修改时间排列”,可经常置顶,随时小修改。
还能手绘小图标、做批注,远比打印版更能挑逗大脑,引起注意。
需长期跟进、更新迭代的内容,都可存在墨案的笔记里。那可远不止是个人管理系统了。
比方说,想好奇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折腾,可以在笔记里列个标题,想到一点就打开补上去。
或者挖掘自己生活工作中的痛点,列一些商业的好点子,想到就更新上去。
各种大开脑洞,在笔记里欢乐地玩起来。
(本图来自网络)
这就是两个月来爱上的“墨案”,让人重拾手写体的情怀,畅享“厚”笔记本和海量书籍在身的快感。
这款电子纸不是完美无缺,美人也会长痣,美玉也有瑕。
为了更流畅地使用它,我自掏腰包49元入手自带橡皮擦的黑笔,体验感更强。
(笔头写,笔帽擦)
而原装笔是白的,没有橡皮擦,擦写要点屏幕按钮。
(本图来自网络)
原装的输入法不顺手,我换成了讯飞输入法,快了不少。
至于续航能力方面,如果只是看书,半个月都不用充电。
而笔记处于编辑状态时会比较耗电。看看这方面能不能有更大的改进。
因为爱,所以碎碎念。
祝愿墨案越来越好!祝愿爱读书、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在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过出超高效率的感觉!
- End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墨案智能
本文章搜集于互联网,版权属于原出处!公开讯息可转载! 地址:https://einkcn.com/post/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