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让2020年成为了对教育信息化而言尤为重要的年份。
2021年1月3日,《2020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第三版蓝皮书的主题为“共享泛在智慧的教育新家园”。
发布会暨主题论坛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教育界大咖齐聚,在2021年的开端,线上线下共话未来智慧教育。
教育信息化,从“新鲜感”走向“常态化”
时隔2年,蓝皮书再次启程
2014年,第一版蓝皮书出版,把主题聚焦为“迈向新学习时代”,总结了百花齐放的上海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探索与发展。2018年,第二版蓝皮书以“深度学习与智能治理”为主题,试图探讨技术作用于深度学习,以及智慧社会场景下的教育智能治理。
蓝皮书发布仪式
2年后的今天,第三版蓝皮书启程,主题为“共享泛在智慧的教育新家园”,聚焦上海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会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在致辞中说:“上海正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一个时代的紧迫课题。”
他与大家分享了对上海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点思考:
一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从“隐形”走向“引擎”,将信息技术从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引发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动力;
二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新鲜感”走向“常态化”,教育信息化已经来到了一个“拐点”,迫切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师认真思考,“常态化”用好信息化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从“简单应用”走向“深度融合”,信息化不仅仅是学习环境,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适应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
此次蓝皮书的发布,也可以看到当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教学从数字化到数据化,为教师减负增效;知识图谱和AI推荐算法的结合可以基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规划学生学习路径,做到千人千教……推进了大规模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表示,蓝皮书预测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目的是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信息,并且帮助学习者、教师和管理者更加深入地思考正在做出的教育技术的选择、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深入思考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学校的变与不变、教师的变与不变、学生的变与不变,尹后庆希望蓝皮书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当下的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和规划。
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致辞
蓝皮书浓缩了几代上海教育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点关注、实践思考。
蓝皮书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智慧让大家感受到教育变革的脉动,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的强劲动力,同时也激发教育人的思想对撞,引发深度思考。
教育经历着数字化转型
不要以自己的学识限制下一代人的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发布了蓝皮书的主报告。他的报告从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境出发,提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社会发展必然;
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内容重塑,要打造通用教育数字基座,推进数字孪生学校建设,以购买信息化服务的方式部署整校应用;
要利用数据要素赋能,化解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发展瓶颈和不确定性,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促进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支撑教育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做蓝皮书主旨报告
蓝皮书颁奖仪式
本次蓝皮书分为未来的教育资源新样态、未来的教育生态新图景、未来的学习空间新范式、未来的学习新技术四个板块。
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杨振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领衔的研究团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晓哲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做了主旨报告。
未来教育资源新样态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 杨振峰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杨振峰说:“自适应学习的最大特征是分析形成的学生的学习模型。”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杨振峰做主旨报告
杨振峰列举了一道数学题,很多人都认为一次函数是二次函数的基础,但如果这道题要求的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学生没有掌握的原因是什么?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还是解方程没掌握?
遇到此类问题,通过多次在线实验,就可以建立起学生的学习模型。杨振峰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未来的孩子不需要按部就班、按进度开展学习,而可以定制学程、定制课程。这个“定制”就是服务于学生自身。”
杨振峰提出,面向未来的教育资源,应当呈现“五大特征”:
系统性: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全学段覆盖、全学科覆盖和全人群覆盖。
个性化:个性化的需求才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比如和一个小学生讲两位数加法,他可能搞不懂“进制”,但是你换一种教学方法,可能他就懂了。个性化的教育也被称为“颗粒化的资源设计”,通过打散知识点,使其变得更加细碎。
数字化:原来传统的媒体,黑板也是一个载体,纸质的媒体也是一个载体。但是今天很多的教学资源,可以数字化。学生再也不用担心书包越来越重,只要一个小小的U盘就能随身携带大量资源。
智能化:关注学生知识图谱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从知识图谱到情感图谱,到认知性图谱,这些有机整合起来,将来就可能为学生推送属于学生需要的老师能给的、而且符合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资源。
教育资源供给多样化:仅仅靠学校一方开发教育资源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建立众筹教育体系——学校、社会、学生自己都能够生成教育资源。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 仲立新
过去,我们的学习场所长期延续着大致相同的特点:地点固定、布局单一、功能单一,教室就是上课的地方,实验室就是做实验的地方,而且物理实验室就是做物理实验的地方,化学实验室就是做化学实验室的地方。但是,现在再走进校园,便会发现学生的学习空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技术在学习空间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学习空间也发生了改变。更加个性化、更加灵活的自由学习空间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校里。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认为,未来的学习空间会有两个特点:
一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和学的进展,按需调用技术设备,进行体验、练习、测试、实验、应用等一系列学习行为,学习者的需求将成为学习空间的核心。
第二是学习空间泛在。学习随时随地可以发生,学习空间不再只是教室这个特定的物理空间,而是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社会空间的重叠与交互。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做主旨报告
仲立新说:“基于未来学习空间的两大特点,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传统学习环境重构、空间重叠的沉浸式学习新场景和技术融合的STEAM教育场将成为四种全新的学习范式。”
未来的学习新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杨晓哲
泰戈尔说过:“永远不要以自己的学识去限制下一代人的发展,因为我们身处不同的时代。”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晓哲分享说,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时,老师希望学生打开摄像头实现师生互动,而这一学生却边学习边直播,观看人数达到了96万人次。在老师的眼里,屏幕是沟通的方式,但是,在这位学生的眼里,却是分享的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晓哲做主旨报告
杨晓哲说:“我们的教师跟学生正在面对更多的未知领域、未知话题、更多的开放性的话题,当我们把真实的情景纳入到课堂中、让学生用现有的技术方式展开探索、探究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个问题非要解决,而是我们共同面对不确定性、让学生对于未来有更多的确定性。”
他认为,在未来教育与技术是共生的关系,学生也会在寻找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则在不断重塑自己的角色。
在学生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多选择的时间和机会,去探寻他们到底喜欢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去经历怎样的成功和失败、去不断尝试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挑战。
未来的教育生态新图景
张治、张韫
“20年前,在大家还在使用大哥大的时候,一定也不会想到今天会步入人手一部手机的智能化时代,所以,我们要给技术时间。”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CEO张韫说。
张韫通过向专家调研发现,不同人群对于教育技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一部分是实践专家,实践专家当中最看好的技术第一是“开放教育资源”、第二的是基于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然后是自适应学习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人工智能。
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CEO张韫做主旨报告
实践专家认为那些实用的、今天就能使用的技术是最重要的。从技术专家、研发者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语音识别与语义识别、基于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开放教育资源、学科知识图谱技术最重要。
这三类人群的关注点有同也有异,但不变的是它将真正撬动人工智能的实现、智慧教育的实现。
上海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3~5年会发生的新图景,挑选出了“十大热点词汇”,分别为自适应学习、数据素养、社会情感、协作领导力、计算思维、数字伦理、学习科学、智能化、虚拟现实和数字孪生。
张治希望2020年关于蓝皮书的预测,能够引导实践、引导创新,让业界、学界和管理者共同为推进泛在智慧教育新家园而共同努力。
上海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发布主旨报告
对教育来说,没有“完人”
且处处是“盲盒”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在报告中说:“通过线上学习,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看到全省最优秀的老师上课,偏远薄弱地区的老师也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了优秀的教师是怎么上课的。”
任友群认为,这样的“双师型教学模式”是后疫情时代带来的一些变化。他在报告中提出要探索制度变革创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育人价值的全面发展,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在报告《一个人的信息化》中也提到,2020年很魔幻,对于教育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停课不停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做主旨报告
倪闽景在现场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藏昌都,有一个女孩叫斯朗巴珍。她每天要上网课,要爬到山顶上才能收到4G的信号、在网上上课。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她的村4G也已经覆盖了,这个孩子不要再跑到5千米高的山上去了。
但是,在我们感到高兴、感动的同时又有很多揪心的事。全国范围内,孩子近视率大大增加,让倪闽景开始反思教育,特别是反思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弊端。
他认为,蓝皮书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探讨了当今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教育“内卷”
最近很多人在谈教育“内卷”,倪闽景认为信息化有的时候会为这个“内卷”产生动力,不是给孩子打开更大的空间、而是把他捆起来。
他举了个例子,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把孩子的所有成绩和经历都记录下来,形成大数据。但是,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有没有必要把这些全部都记下来?如果这些记录的内容都会作为最终评价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每一次考试都压力很大,无形之中促成了“内卷”。这一问题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思考。
教育盲盒
现在的“90后、00后”都热衷于玩盲盒。倪闽景认为,整个社会就像一个“盲盒”。孩子一直处在“突然打开才知道”的状况,所以玩“盲盒”实际上是对这种高选择社会的压力模拟释放。
实际上,对教育来说,到处都是“盲盒”,比如高考的考卷、开学第一天的座位、新来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倪闽景说:“这一次蓝皮书里‘空中课堂’这个案例,把全上海一千多名最优秀的老师集聚在一起,实际上是在破解、化解网上教育知识的’盲盒’。”
知识统一
个体是有限的,个体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知识统一会导致一个集体知识变狭窄,而知识不统一往往对于一个集体来说是更有价值的。
完美庸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不是对一个孩子来说的、是对学校来说的、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来说的。
倪闽景总结说,整个教育信息化,它的导向应该是创新和幸福,这是我们一个人的信息化要追求的。
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在促进学生的理性、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同时,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不是说:我们孩子学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学的越多样越好。不是让我们的孩子学的越快越好,而是要让孩子学的越快乐越好。
随后,袁雯、周傲英、施建国分别为大家带来了“对未来教育的期盼决定着教育的未来”“互联网+是教育变革的机遇”“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展望”的主旨报告。
两场主题鲜明的圆桌讨论分别以科学治理和教育新生态和问题驱动的教育范式转换为讨论主题,区教育局局长、校长、产学届专家集结一堂,多角度分享了上海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经验。
现场圆桌论坛
在线学习资源库“海上名师坊”正式开通
蓝皮书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共同为“海上名师坊”揭牌,“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亲自为“海上名师坊”题字。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为“海上名师坊”揭牌
“海上名师坊”是一个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多学科的在线学习资源库。这里有名人馆,联合多家媒体和机构,为近现代每位教育家开设档案馆,供教师和学生们研究学习。“海上名师坊”里有资源的智能超市。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为核心的专家工作团队,打造各学科学习资源货架,实现资源的精准分类和结构化。建立资源关键词库,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图谱、实现资源的智能检索、实现对视频课进行知识点的定位标注。
在建设过程中,“海上名师坊”项目获得许多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积极参与其中,该项目在市教委的指导下,由上海市电化教育馆牵头承建,上海教育电视台协同参与。未来,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海上名师坊”将会形成全新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搭建学生与名师的桥梁,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育。
记者 | 王佳依
摄影 | 何思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第一教育
本文章搜集于互联网,版权属于原出处!公开讯息可转载! 地址:https://einkcn.com/post/1602.html